燕麦沿坡青穗密,马兰当路翠花稠。
羊肠一径穿云上,听到滩声易白头。
【注释】:江津:地名,今重庆市江津县。綦江:即綦河。青穗密:指燕麦的麦穗。马兰:即山丹,一种花名。滩声易白头:意思是说听到滩上的水声容易使白发的人变白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小诗。首句写景,次句状物,三句写景,四句写物。“马兰”当路,翠花稠,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羊肠一径穿云上”,比喻曲折险峻,令人生畏。“听到滩声易白头”一句是诗人的感慨和抒情。
燕麦沿坡青穗密,马兰当路翠花稠。
羊肠一径穿云上,听到滩声易白头。
【注释】:江津:地名,今重庆市江津县。綦江:即綦河。青穗密:指燕麦的麦穗。马兰:即山丹,一种花名。滩声易白头:意思是说听到滩上的水声容易使白发的人变白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的小诗。首句写景,次句状物,三句写景,四句写物。“马兰”当路,翠花稠,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羊肠一径穿云上”,比喻曲折险峻,令人生畏。“听到滩声易白头”一句是诗人的感慨和抒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解释: - 诗句翻译: 1. 捧檄曾行十月中,南临六诏此间通。 (捧檄曾行)指的是我手持公文去办事,(十月中)指十月份。 2. 地偏尚有三苗种,吏隐堪招八桂丛。 地方偏僻仍有三苗的残余,官员隐居可以聚集八桂的英豪。 3. 拜石有心追米老,移山无力逊愚公。 (拜石有心)是指我对石头敬仰之心,(移山无力)表示自己没有力量改变。 4. 羁縻休说唐时郡,僰道多年不伏戎。
涿州郊外 涿州城外,河面映照着琉璃色的水波,顺着河流寻找阪泉的痕迹。 四山晴雪后,双塔夕阳边。 在晴朗的冬日里,四座山峰覆盖着白雪,而两座古塔则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野阔天如卦,桥长路似弦。 野外辽阔如同一张巨大的棋盘,而桥梁漫长宛如一条长长的琴弦。 驱车经涿鹿,谁为著先鞭。 驾车经过涿鹿城,不知是谁引领了这趟先遣之旅。 注释: - 河见琉璃水:河水像琉璃一样清澈透亮。 - 循踪问阪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杏紫桃绯烂漫中”:描述春天的景色,杏树和桃花都开满了花。 - 注释:杏子和桃子都是红色的,春天时花朵繁盛。 - 赏析:这句诗用“烂漫中”形容花海的景象,生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2. “看朱成碧隔芳丛”: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花朵的多彩。 - 注释:“看朱”,指的是看到红色,“成碧”,则指色彩变为绿色。在花丛中,原本鲜艳的红色花朵变得像绿色一样。 - 赏析
协州岁暮书怀步陆古山刺史原韵三首 其二 【注释】 1. 邑乘名分:指在地方上享有的名誉。邑,这里指协州;乘,通“承”,承受;名分,名分,即地位、名望。 2. 风过:指诗人在深山中采风。 3. 芹藻:一种菜,比喻才德高洁之人。 4. 蛮俗:指蛮族习俗。蛮族,指南方少数民族。 5. 葛萝:葛萝,一种植物,用来编织帽子。 6. 微雪白铺高嶂薄,夕阳红上小城多:微雪覆盖着高高的山峰,夕阳映红了小城的屋顶
灞桥口号 折柳分襟赠灞桥,昔年此地惯魂销。 吟来风雪诗千首,磨尽轮蹄路一条。 碧水杨波平雁齿,红阑架板折蜂腰。 输他驴背行来稳,不解离怀破寂寥。 注释: 1. 折柳分襟赠灞桥 - 这是古代的习俗,人们在灞桥送别时会折柳枝作为纪念,同时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灞桥上。 2. 昔年此地惯魂销 - 指作者经常在此地感受到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魂魄一般难以消散。 3. 吟来风雪诗千首 -
【注释】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名公孙侨。 秉国钧:主持国家大事的重权。 像留三代衣冠古:指庙中陈列的三代(夏、商、周)的服饰文物仍保存完好,如新。 庙肃千秋祭祀新:表示对子产崇敬的心情。 民俗不闻歌芍药:指民间风俗中,没有人唱出《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情歌了。 路途争愿荐蘩蘋:路上的人们争先恐后地献上野菜(蘩和蘋),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 抠衣仅得登堂拜
薛涛井 翠竹娟娟映画楼,昔年有客畅遨游。 枇杷何处寻门径,芍药谁来作蹇修。 千古桥梁称万里,一江风雨似三秋。 浣花纸上桃花色,留与诗人寄唱酬。 注释: 1. 翠竹娟娟映画楼:形容井边绿竹挺拔,映照在画楼之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昔年有客畅遨游:指的是过去有人在此游览、畅谈。 3. 枇杷何处寻门径:询问枇杷在哪里可以采摘。 4. 芍药谁来作蹇修: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5
春草四首 其三 注释: - 绿接湖南万里思:湖南指的是潇湘地区,这里用“绿”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暗示作者对远方的思念。 - 恍如塞北恨春迟:塞北是北方边塞地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迟缓感到遗憾,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及时感受春天的变化。 - 别怀江水牵愁日:江水象征着作者的忧愁之情,因为离愁别绪而被牵连。 - 梦醒池塘得句时:“梦醒”可能意味着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醒来,可能是在梦中创作了诗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春日忆苏州》。 诗句解析: 1. 「霎时吹得烧痕新」,描述春风瞬间将燃烧的痕迹吹拂得焕然一新。 2. 「大地和风入早春」,表示春风温暖地吹拂着大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3. 「翠涨暗添流水活」,指绿色植物茂盛生长使得河水更加生机勃勃。 4. 「碧烟轻点远山皴」,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在轻烟的笼罩下显得更加苍凉。 5. 「台边盘马嘶金勒」,描述了马儿在高台上嘶鸣
协州,古地名,今属河北。岁暮,年终。书怀,写诗以寄情或托意。步陆,步行。古山,古称“燕山”,在今北京附近。《汉书·艺文志》著录《燕山都尉赋》,颜师古注云:“《燕山都尉赋》者,言燕山之高也。其地最高,故曰燕山。”刺史,官名,汉以后历代皆置,主管一州刺史、县令及郡尉等官吏的行政事务。原韵,用同一韵部所写的诗。三首,指这首诗和另两首。其三,指此诗。 制锦新花样屡更,故交于我最关情。 制锦,制作锦绣
注释:水流从石头上流过,发出清脆的声音;萱草开花时,竹枝映衬着。旧日的雨声已经定格在萧艾句中,空山先咏唱出采兰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津到綦江的途中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水声流出石嵚崎,萱草开花映竹枝”。意思是水流从石头上流过,发出清脆的声音;萱草开花时,竹枝映衬着。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美丽景色
【注释】 季子墓: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后称其墓为“季子墓”。 独立俯原野:独自站在旷野上,低头看着远方的田野。 人闲山亦空:人们悠闲自得,连山也似乎空无一人。 故宫秋草外,游屐夕阳中:皇宫外的草地上,有游人的鞋印,在夕阳下显得清晰可见。 漫拟长年庆,宜存易往衷:我随意地庆祝着长寿,应该保持一种易于接受过去的态度。 相看归鸟尽,犹自倚西风:看着归巢的鸟儿都飞完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登君山》。下面逐句翻译和注释: 挈伴登临散寂寥,偶携春屐破荒郊。 挈伴:带着伴侣一起。 登临:登上高处。 散:消散,消除。 寂寥:孤独寂寞。 偶:偶然,偶尔。 春屐:春天的鞋子。 破荒郊:踏过荒芜的地方。 睫前只堠连双堠,足底江潮接海潮。 睫前:眼睛前面。 只堠:只有一个烽火台。 双堠:有两个烽火台。 足下:脚下,指登山时的感受。 江潮、海潮:长江和大海的潮水。
注释:缩板诛茅老树根,指用木板做门的简陋房屋,老树根是屋基。橘林万树自成村,指橘子树林中形成了村庄。篷窗镇日何曾掩,指船篷窗户一整天都没有关上过。山色江声直到门,指山景和江声一直传到了门口。 赏析:此诗描写江津取径綦江途中所见之景,以简练之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景图。首句通过缩板诛茅老树根这一细节描绘出农村的贫穷落后,但同时也展现出了农村的淳朴民风和自然风光
注释: 1. 橘刺钩帷露未晞:橘子的刺被钩住,帷帐上的露水还没干。 2. 斑斓怪石卧苔矶:色彩斑斓、形态怪异的石头躺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 3. 悬崖忽断寒风飒:忽然之间,悬崖中断开,寒风吹来。 4. 瀑布千重作雪飞:瀑布像雪一样落下。 赏析: 这首诗以江津取径綦江途中的所见所感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
【注释】: 1. 僰溪:四川的一条河。 2. 千树橘林:满山遍野都是橘子树。 3. 此间风景最宜秋:这里的风景最美的地方是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綦江边上看到的自然景色,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綦江的美丽和魅力。首句“僰溪曲折抱山流”描绘了僰溪蜿蜒曲折,环绕着山流。第二句“綦水回环达上游”,则描述了綦水的回环流动,一直通向上游。第三、四句分别描写了山上的橘林和这里的秋天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