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分襟赠灞桥,昔年此地惯魂销。
吟来风雪诗千首,磨尽轮蹄路一条。
碧水杨波平雁齿,红阑架板折蜂腰。
输他驴背行来稳,不解离怀破寂寥。

灞桥口号

折柳分襟赠灞桥,昔年此地惯魂销。

吟来风雪诗千首,磨尽轮蹄路一条。

碧水杨波平雁齿,红阑架板折蜂腰。

输他驴背行来稳,不解离怀破寂寥。

注释:

  1. 折柳分襟赠灞桥 - 这是古代的习俗,人们在灞桥送别时会折柳枝作为纪念,同时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灞桥上。
  2. 昔年此地惯魂销 - 指作者经常在此地感受到深深的思念之情,如同魂魄一般难以消散。
  3. 吟来风雪诗千首 - 通过诗歌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如诗篇数量之多,可见其情感之深。
  4. 磨尽轮蹄路一条 - 车轮经过的痕迹仿佛已经磨平了道路,比喻时间流逝,距离遥远。
  5. 碧水杨波平雁齿 - 描述河流水面平静如镜,杨树叶子倒映其中,宛如一排排列整齐的雁尾。
  6. 红阑架板折蜂腰 - 红色的栏杆和木板在风中摇曳,犹如折断了花蜂的腰部,形象生动。
  7. 输他驴背行来稳 - 尽管路途遥远且艰难,但驴背上的人可以安心旅行,因为知道有伴侣同行。
  8. 不解离怀破寂寥 - 即使身处旅途中,也无法解开内心深处的思恋之情,使得寂寞更加难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灞桥送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碧水杨波”、“红阑架板”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和感慨。最后一句“输他驴背行来稳”,则以乐观的态度展现了与爱人共同旅行的安稳和幸福。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