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东风空谷春,等闲原不惹氛尘。
猗兰操后谁相识,祇有灵均是解人。
注释:
习习东风空谷春,等闲原不惹氛尘。
习习东风吹过山谷,带来春天的气息,但那原野并不因此而沾染尘埃。
猗兰操后谁相识,祇有灵均是解人。
在《猗兰操》之后,又有谁能与我相识呢?只有屈原能理解我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屈原的追忆和思念。诗人通过回忆与屈原的交往,表达了对屈原深沉的怀念之情。
首句“习习东风空谷春”描绘了一幅宁静、生机勃勃的画面。东风拂过山谷,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使得原本荒凉的原野也变得生机盎然。这里,“习习”一词用来形容东风轻柔而持久地吹拂,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同时,“空谷”一词则暗示了原野的空旷寂寥,为后面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次句“等闲原不惹氛尘”表达了原野的清高与洁净。诗人认为,即使春风拂过,原野也不会因此沾染尘埃,保持其原有的纯洁和清新。这里,“等闲”一词表明了原野的从容不迫和超然物外的态度;“等闲原不惹氛尘”则是对这种态度的强调,表达了诗人对原野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两句“猗兰操后谁相识,祇有灵均是解人”则是对诗人与屈原的深厚友谊的回忆。诗人在《猗兰操》之后遇到了屈原这样的知己,两人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里的“猗兰操”指的是《楚辞·招隐士》中的《招隐士》,其中屈原以兰花自喻,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和对时局的担忧。诗人在《猗兰操》之后遇到了屈原,这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起点。而“祇有灵均是解人”则是说,只有屈原能理解他的心情,与他心意相通。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诗人与屈原友谊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