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断秋空一纸书,旅人惆怅意何如。
夜深自起当轩坐,明月萧萧落碧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认真审题,了解全诗,把握主旨,在此基础上,通过逐句分析来把握其艺术特色,注意答题时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来作答。

译文:

雁群断线飞向远方的空荡秋夜,只有书信在纸上飘落;旅人因思念故人而感到惆怅,不知如何是好。

深夜时分我起身走到轩窗前独自坐着,明月洒满碧绿梧桐,清光如练。

赏析:

《夜坐》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不成眠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雁断秋空一纸书”,写秋日夜晚,孤雁南归,但书信已失落,只留一纸,更增添了一份寂寥之情。“旅人惆怅意何如”,旅人因为信物失落而感到惆怅,不知何去何从。“夜深自起当轩坐”,深夜了仍起身坐到轩窗,这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感。“明月萧萧落碧梧”,月亮高悬空中,照在苍翠的梧桐树上,显得更加清冷。“萧萧”形容梧桐叶的声响,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凄清和寂寞。

【答案】

示例:

夜坐

雁断秋空一纸书,旅人惆怅意何如。

夜深自起当轩坐,明月萧萧落碧梧。

注释:

①雁断秋空:比喻音信断绝。

②一纸书:一张纸上的书信。

③当轩坐:坐在轩窗下。

④明月萧萧落碧梧:月光皎洁,梧桐树影摇曳,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