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
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
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
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
译文
共同说龙兴寺,何来石佛的奇观?
灵光从古时的井中升起,像医生给干旱的土地带来甘霖。
草长得茂盛,袍子争抢位置,门开着,麻雀也显得可疑。
百年来崇信佛法的人,谁能坐在这题诗?
注释
- 共说龙兴寺:这里提到“共说”,意味着大家一致认为龙兴寺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圣地。
- 何来石佛奇:这里的“何来”表达了一种疑问的语气,“石佛”指的是在石壁上雕刻的佛像,“奇”则是指这种佛像的奇特之处。
- 灵光从古井:灵光通常被用来比喻佛性的光辉,古井则代表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或古老的文化背景。
- 澍雨得良医:这里的“澍雨”是及时的雨水,象征着佛教教义对人们的滋润和治愈作用,而“良医”则是比喻佛法如同医术般能够治疗人们心灵的疾病。
- 草长袍争妒:这里的“草长”暗示了时间的增长,“袍争妒”则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可能是某种荣耀或者成就)产生嫉妒心理。
- 门开雀见疑:这里的“门开”可能指的是寺院的大门向外界开放,而“雀见疑”则是指外面的人对于寺院内发生的事情产生了怀疑或者误解。
- 百年崇信士:这里的“崇信”是指尊敬和信奉,“百年”强调了这种信仰的持久性,“士”则是指从事某项事业的人。
- 孰肯坐题诗:这里的“孰肯”表示谁愿意,“坐题诗”则是指在寺院内随意题诗留念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龙兴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寺庙深厚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一些人随意题诗留念行为的批评和不满。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自然景观,展现了寺庙的神圣和宁静。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外界人士对寺庙行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行为的不认同和反对。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寺庙的魅力和文化底蕴,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