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矫首错云山,天阙疑从此际攀。
北海有灵谁破浪,南皋无累学投闲。
惊飞鳞鬣交风雨,寥阔天渊纵往还。
不肯清川尚潜处,长留突兀与人间。
【诗句注释】
何年:何时。矫首:抬头,抬头仰望。错:交错。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天阙:皇宫。北海:这里指大海,也借指朝廷。灵:神灵。破浪:冲过波浪。无累:无牵碍,不受拘束。学投闲:以学问为依托而隐居。惊飞:惊慌地飞走。鳞鬣:鱼的鳞片和鳍。交风雨:与风雨相碰撞。寥阔:空旷辽远。天渊:天空和深渊。纵往还:自由自在地来往。不肯:不乐意,不愿意。清川:清澈的河流。尚潜处:仍在水中隐藏。长留:长时间存在。突兀:高耸突出的样子。人间:人间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鱼岩时所写。诗中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自然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何年矫首错云山”中的“矫首”一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的心理。“错云山”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
第二句“天阙疑从此际攀”,这里的“天阙”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宫殿,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山峰比作皇帝的住所,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一顾。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脱离世俗束缚,追求自然之美的愿望。
第三句“北海有灵谁破浪”,诗人以神话传说的方式,将北海之水人格化,认为它有灵性,能够冲破波涛,自由地在海洋中遨游。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希望摆脱朝廷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四句“南皋无累学投闲”,这里的“南皋”指的是南方的山丘,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隐居的地方。他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摆脱外界的纷扰,安心地学习、研究学问。这也表明了他对仕途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惊飞鳞鬣交风雨”,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鱼鳞形容为具有生命的人,它们在空中与风雨相遇,显得生动活泼。这既表现了鱼群的自由自在,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第六句“寥阔天渊纵往还”,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天空的辽阔和深渊的深邃,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不肯清川尚潜处,长留突兀与人间”,诗人以清流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品质,认为自己应该像清流一样,保持低调、不张扬的态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长期隐居的生活表示满意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坚定信念。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内心却渴望逃离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