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社际忧危,只手孤擎心已瘁;
追随恨疏阔;万方一概道何之。
【注释】
宗社:国家。际:面临,遭遇。只手: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孤擎:单枪匹马,独立支撑。
万方:全国各地。一概:一律,一样。之:往。
赏析:
《挽张之洞》,作者为梁启超,光绪二十一年(1895)作。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后出任两广总督、署理两湖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封一等公,授太子太保,谥文襄。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是一位具有爱国精神的清官。他在任期间,主张“中体西用”,兴办实业,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批民用工业。他主持编纂《四库全书》等重要文化典籍,并提倡新学,倡导新思想。
全诗首句写国家面临的危机,次句写自己一人承担了国家的重任,第三句写自己对张之洞的不满与遗憾,最后一句写自己对张之洞的怀念之情。
译文:
国家正陷入危难之中,只有我一人在独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你追随我时,我对你非常亲近,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疏远你。
全国各地都统一于朝廷之下,但你却不知该往哪里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以“宗社际忧危,只手孤擎心已瘁”开篇,描绘出一个国家正面临着巨大危机的画面,而他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切。这种孤独无助的感觉使诗人深感痛苦和无奈。接着,诗人通过“追随恨疏阔;万方一概道何之”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他们曾经亲密无间,但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疏远。这种感情上的断裂使诗人感到无比的悲伤和失落。最后,诗人以“万方一概道何之”收尾,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关切。虽然全国已经统一于朝廷之下,但人们却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去。这种迷茫和困惑使诗人感到深深的焦虑和不安。这首诗通过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