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秧先须种秫,戴月偶出荷锄。
枉却饥驱乞米,下噀自有田居。

【注释】

吴兰雪:即吴昌龄,字昌龄,号东篱,南宋诗人。新田十忆图:即《新田十景》图。十忆图:指作者在宋代新田(今属江西)所作之《新田十景》诗。其十:指《稻田听水》。

“分秧”句:种水稻时先要插下稻秧苗。秫(shú):一种高粱。戴月:天未明时,古人常于夜晚或清晨进行农事活动。

“枉却”句:白白地被饥寒所驱赶,去讨饭。乞米:向人求取米食。

“下噀”句:比喻自给自足,不须向人求食。下噀:口中吐出的唾沫。有田居:有田地可以居住。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前两句写农民从事劳动的情景。“分秧先须种秫”,“种秫”即种植高梁,是插秧前的准备工作。“戴月偶出荷锄”,意思是趁着月光,偶尔出来拔除禾草、松土。

第三句“枉却饥驱乞米”,“枉却”意为徒劳无益;“饥驱”意为饥肠辘辘;“乞米”意为向人乞讨食物。这两句是说,白白地被饥寒所驱使,去向人求取米食。第四句“下噀自有田居”,用典。《晋书·陶潜传》:陶渊明隐居田园,自食其力,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下噀”意指口中吐唾沫。这里用以比喻自己能够解决生活问题,不必再向别人乞求。全诗以“分秧”、“荷锄”、“乞米”、“下噀”等农事动作,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