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一片石,千秋磨不磷。
叠山先生遗手泽,满堂观者神为振。
当年变名入建阳,朝天桥上亭中央。
明夷三日义不食,却以破砚当糇粮。
君平卖卜非吾匹,北望中原长哽咽。
眼中只有石丈人,江南且无厮养卒。
集贤学士来求才,手书却聘心不回。
太息作铭刻左右,重公并重此石友。
首阳采薇计已成,仓皇重作燕山行。
悯忠寺中守义死,不食而坚与砚似。
公之北去砚南留,埋没泥沙百卌秋。
好事得之识岁月,废砚足抵周天球。
榕巢太守癖嗜古,紫檀匣子深藏弆。
斗室居然七客寮,耐久石公堪共语。
歙州龙尾名夙闻,贞心不转独此君。
停尊欲酹忠臣酒,炙砚惭无放胆文。
谢文节桥亭卜卦砚歌
是何一片石,千秋磨不磷。
叠山先生遗手泽,满堂观者神为振。
当年变名入建阳,朝天桥上亭中央。
明夷三日义不食,却以破砚当糇粮。
君平卖卜非吾匹,北望中原长哽咽。
眼中只有石丈人,江南且无厮养卒。
集贤学士来求才,手书却聘心不回。
太息作铭刻左右,重公并重此石友。
首阳采薇计已成,仓皇重作燕山行。
悯忠寺中守义死,不食而坚与砚似。
公之北去砚南留,埋没泥沙百卌秋。
好事得之识岁月,废砚足抵周天球。
榕巢太守癖嗜古,紫檀匣子深藏弆。
斗室居然七客寮,耐久石公堪共语。
歙州龙尾名夙闻,贞心不转独此君。
停尊欲酹忠臣酒,炙砚惭无放胆文。
【注释】:
- 是何一片石:这是怎样的一块石头啊?
- 千秋(qiān)磨不磷:千年也不会磨损。
- 叠山先生: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
- 满堂观者神为振:全堂的人都感到振奋。
- 明夷:商代的一个朝代。这里用它来比喻宋徽宗的政局。
- 却以破砚当糇粮:却把破旧的砚台当做干粮。
- 君平:汉代严君平,擅长卜卦,曾隐居于富春江上。
- 仓皇:匆忙的样子。
- 眼:目光。
- 石丈人: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所以此处说“眼中只有石丈人”。
- 南:指南宋。
- 集贤学士:宋代官名。
- 太息:叹息的样子。
- 铭刻:刻在石碑上。
- 首阳:即伯夷,因采薇而饿死。
- 燕山:今北京附近。
- 悯忠寺:今北京城西南的悯忠寺。
- 紫檀匣子:指收藏砚台的箱子。
- 斗室:指小间屋子或书房。
- 贞心不转独此君:只有他(苏轼)坚守节操,始终不改初心。
- 停尊:放下酒杯。
- 炙砚:烤砚石。炙,通“炙”,烤。
【赏析】:
本诗为宋代文人米芾所作《题东坡砚》,描写了苏轼在京城时被贬谪至海南岛的艰难岁月中,仍坚持自己的节操和信念,将珍贵的砚台赠给朋友的故事。这首诗通过对东坡先生赠送砚台的描写,表达了对东坡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人格魅力的赞美。诗中的东坡先生形象生动鲜明,富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诗人通过细腻地描绘出东坡先生的生活状态、内心世界以及他对待朋友的态度等细节,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