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牍有馀功,访碑无停晷。
尚友到古人,翠墨云烟委。
欧曾赵洪后,立帜江夏子。
古物聚所好,不胫走千里。
金薤文琳琅,收拾斗室里。
忆昨造高斋,清閟为我启。
香厨一纵观,如入五都市。
画手数顾陆,绢素那足恃。
何期东京刻,真而历可指。
法服俨冠剑,礼器陈𠤱朹。
银瓮碧流离,甘露木连理。
灵秘不能藏,一朝列棐几。
奇怪骤难读,过眼聊复喜。
合并知何年,癖嗜略相似。
披图宛晤对,惭我闻廑咫。
想见手摩挲,比邻招短李。
片石如能言,风尘感知己。

这首诗是黄小松的《题黄小松看碑图》。诗的开头两句“判牍有馀功,访碑无停晷”描述了黄小松在阅读大量判牍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关于碑文的知识,这让他感到十分满足。接着两句“尚友到古人,翠墨云烟委”则表达了他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古人一样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接下来的几句“欧曾赵洪后,立帜江夏子”则提到了欧阳修、曾巩和赵孟頫等人的成就,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这些名字的出现,让黄小松感到非常自豪。

在接下来几行中,作者开始描绘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他与书法之间的深厚情感。例如:“古物聚所好,不胫走千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物和艺术品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艺术品的价值之高,甚至能够跨越千山万水。

随后,诗人转向对书画艺术的赞美。例如:“金薤文琳琅,收拾斗室里”这句诗,赞美了书画艺术的精致和高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

最后几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如:“忆昨造高斋,清閟为我启”一句,回忆了他在高斋中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何期东京刻,真而历可指”则表达了他对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作品的期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诗歌,通过赞美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和绘画大师,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