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荣非忝,逃禅俗漫嗤。
元言谭吼石,密戒受毗尼。
佞佛何妨达,匡君要有裨。
马鞍峰顶望,怀古且支颐。

注释:

稽古荣非忝,逃禅俗漫嗤。

元言谭吼石,密戒受毗尼。

佞佛何妨达,匡君要有裨。

马鞍峰顶望,怀古且支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竹君一起读辽法均大师碑文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辽法均大师的敬仰之情。

首联“稽古荣非忝,逃禅俗漫嗤。”意思是说,稽古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和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提升。逃禅则是指逃避现实的纷扰,追求精神的宁静。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颔联“元言谭吼石,密戒受毗尼。”意思是说,元言是一种古老的语言,通过学习元言,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和哲学;密戒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接受这种密戒,可以净化心灵,达到更高的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传统文化和佛教修行方法的重视。

颈联“佞佛何妨达,匡君要有裨。”意思是说,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误解佛教的某些教义,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实践,仍然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同时,作为臣子,我们有责任帮助君主解决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和个人责任的认识。

尾联“马鞍峰顶望,怀古且支颐。”意思是说,站在马鞍峰顶远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而低头沉思,则可以品味古人的智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辽法均大师碑文的学习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态度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