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朱门太可嗤,何妨判牍又吟诗。
诗成就正诸名士,此段风流巳足师。
【注释】绵津山:今河南孟县。朱门:指权贵的宅院,门前常涂以红漆。判牍:公文,官府文书。吟诗:作诗。
【赏析】此诗是作者赠友人的。首句点出“绵津山人”的家世,次句说他虽身为“朱门”之客,却并不羡慕豪门贵族的生活。三、四句赞美他不仅在酒肉声色中能保持自己的清高,而且能写诗作词,成为名士中的佼佼者。末句称赞其风流才气已足以为师。全诗语言简练,对仗工整,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酒肉朱门太可嗤,何妨判牍又吟诗。
诗成就正诸名士,此段风流巳足师。
【注释】绵津山:今河南孟县。朱门:指权贵的宅院,门前常涂以红漆。判牍:公文,官府文书。吟诗:作诗。
【赏析】此诗是作者赠友人的。首句点出“绵津山人”的家世,次句说他虽身为“朱门”之客,却并不羡慕豪门贵族的生活。三、四句赞美他不仅在酒肉声色中能保持自己的清高,而且能写诗作词,成为名士中的佼佼者。末句称赞其风流才气已足以为师。全诗语言简练,对仗工整,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 “过昭庆寺访哲公不遇”是首联,全诗写诗人到昭庆寺寻访智顗未遇。首句点出题意,第二句写出了智顗的清高脱俗,第三、四两句写出了智顗的佛门造诣。“我来虎溪下”承上启下,过渡到尾联。 【答案】 译文:五宗谁继承着响彻云霄的声音?只有智顗的禅林清绝而寂静。水边的月观空悟到了佛法的真谛;风中幡动回答了法音的呼唤。我来到龙井山下,看到智顗在深山古寺里修行。可惜我没有见到传说中精通《维摩诘经》的大士
诗句释义 1 何处消长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长夏季节的某种期待或感受,他可能想要找一个地方来消磨这个漫长的夏天。 2. 空亭远眺宜:空亭意味着没有其他人,因此可以独自远眺。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空旷的亭子中,享受着远方景色的情景。 3. 山光来不速:山光指的是远处的山峰在日落时分反射出的光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这种美景到来的意外和欣喜。 4. 月影出如期
诗句释义: 1. 隐者柴门内,林花落又开。 译文:隐居在山中的小院,门前有一片树林。花儿落下后又重新开放。 关键词:隐者(隐居的人)、柴门(简陋的房屋的门)、林花(树林里的花朵)、落又开(花儿落下后再次开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门前有片树林,花儿落下后又重新开放,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2. 水深鱼极乐,客散鸟还来。 译文:池塘里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晓行》 晓行 残漏五六点,稀星三四匀。 岸崩枯似腊,树秃立如人。 估客郎当铎,征夫轣辘轮。 趁凉同起蚤,露气湿衣巾。 译文: 清晨出发,天空中的星星稀疏,只有五六颗。 江边的石头已经崩塌,像冬天的腊月一样冷。 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 商人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征人的车轮声隆隆作响。 趁着凉爽,大家起床早早出发,露水把衣服打湿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晨曦中踏上旅程的情景
【注释】 涧水空山道:涧水,指山间溪流。空山,形容山中寂静。道,小路。 相过人不知:相互往来的人不知道我来访。 美花多映竹:美丽的花儿映衬在竹子之中。 桐叶坐题诗:坐在梧桐树的叶子上题诗。 易下杨朱泪:容易落下像杨朱一样的眼泪。易下,轻易落下。 难酬支遁词:难以报答像支遁一样的诗人(即谢安)。 扁舟吾已就:我的小船已经准备停当。 舍此复何之:离开这里还有什么地方呢? 赏析:
徐毓洲读书僧舍集杜工部句寄之 其四 同调嗟谁惜,亲情独有君。 优游谢康乐,俊逸鲍参军。 舍下笋穿壁,阶前树拂云。 几时杯共把,水竹会平分。 注释: 1. 同调嗟谁惜:意指同为文人,相互感叹无人珍惜自己的才华。 2. 亲情独有君:表示对这位朋友的特别情感,认为他的情谊独一无二。 3. 优游谢康乐:以谢灵运(谢康乐)为榜样,形容自己生活闲适自得。 4. 俊逸鲍参军:用鲍照来比喻自己
徐毓洲读书僧舍集杜工部句寄之 其三 林僻来人少,村花不扫除。 长卿多病久,中散旧交疏。 把酒宜深酌,新文尚起予。 吟诗坐回首,日暮且踟蹰。 注释: - 林僻:指幽静的山林。 - 来人:指的是来访的人。 - 村花:指乡村中的花朵。 - 长卿:指的是李陵,因曾为李陵作《别歌》,故称。 - 中散:指的是嵇康,因其曾为《与山巨源绝交书》而知名。 - 把酒:拿起酒杯。 - 起予
【注释】: 何谦之(768—824),字文举,河南人。曾任制置使府参军事,后任司户参军,因事下狱死,时人称其“晚节独芳”。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首联先写自己与何谦之的相识、相交和相知;颔联赞扬他的才能和为人;颈联祝愿他官运亨通,身体健康长寿;尾联则希望他像菊花一样,在晚年还能保持高洁的情操。 首联“维岳天中贵”,以山为喻,赞颂何谦之居高位而能自守,不骄不矜,如嵩岳之巍然不动
【注释】 1. 云秋:云气秋色。 2. 皇华使,汉元帝遣五方蛮夷君长入朝的使者,因称“皇华使”。 3. 魏阙:指皇宫。 4. 梁园:东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 5. 灰岭、卢沟:地名。 【赏析】 《奉使典试河南出都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奉命赴河南主持考试的情景。前二句写自己奉命去河南主持考试的途中景象。后四句写抵达河南后,在主考官面前应试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徐毓洲读书僧舍集杜工部句寄之 其二译文:我虽然拙劣,但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幽静偏僻的地方更能让我怡然自得。放宽心态应是酒,排除烦闷应该强裁诗。野寺中僧人稀少,茶瓜留客却很迟。我们向来心意相通,步着木屐向东篱。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同道好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僻远之地,仍保持坚定信念和积极进取精神的思想。 赏析:徐毓洲在僧舍读书时,偶遇杜甫《佳人》中的一句“野寺残僧少,茶瓜留客迟”
【释义】 蚕尾山房,是诗人隐居的地方。放鸭洲,是放养鸭子的湖滩。双字:指两行字,即诗句中偶数句的第一个字。千秋:千年。这里比喻诗作流传很久,影响很广。贪多爱好:贪心地喜欢许多事物,但往往不能精通。相撼:互相碰撞、争夺。江湖:比喻文人聚集的地方。派流:流派,指诗歌的风格或流派。 【注释】 绵津:地名。在山西永济县西南,黄河与汾河汇合处,今为永济市。 山人: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题赠友人之作
【注释】 ①汪竹香:即汪宗沂。 ②经义纷纶:指学问渊博,经史子集无所不通。 ③少微占:指少微星的运行。古人认为,少微星主文运,故称。 ④草怪诗情苦胜甜:意谓汪竹香作诗时,感情浓烈,苦味甚于甜味(或甘、苦)。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诗人赞扬汪竹香学识渊博,学问丰富,并对其诗才也极为赏识。全诗用典贴切,对仗工整,富有韵味。 开头二句“经义纷纶老孝廉,谢敷终应少微占”,意思是说
注释:在古老的巷子里,还能听到鲁望的名声,笔床茶灶仿佛是前生的化身。可惜没有田可供耕种,年年破砚自耕自食。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汪竹香孝廉的诗作。首先,作者通过“古巷犹传鲁望名”一句表达了对于汪竹香孝廉名声的传承和怀念,同时暗示了汪竹香孝廉的才华与学识。其次,“笔床茶灶宛前生”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汪竹香孝廉生前的生活环境和创作状态,让人感受到他的生活简朴而充满情趣。接着
注释: 百室弦歌处处闻,经一 指授便能文。 年年仙馆春无恙,指点桃花忆使君。 百室:指众多读书人。经一:指诗书经典。 百室弦歌处处闻,经 一 指授便能文。 经 一 指授便能文,说明诗人的诗歌功底深厚,对诗歌创作有独到的见解;百室弦歌处处闻,则表现了当时社会繁荣的文化景象。 年年仙馆春无恙,指点桃花忆使君。 年年仙馆春无恙,指每年的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都如往昔一般美好;指点桃花忆使君
闻道胎禽近易驯,沧溟来往翅如轮。 官斋大胜乘轩乐,傲煞华亭乞鹤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闻道胎禽近易驯: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陶山海上乘槎图的观察和感悟。"闻道"暗示了作者通过某种渠道得知这个消息,而"胎禽"可能指的是鸟类或者某些动物,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容易驯服。"近易驯"意味着这些生物已经变得容易控制和饲养。 2. 沧溟来往翅如轮: 这里的"沧溟"指的是大海或海洋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他与陶山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陶山为题,表达了对他即将前往海州任职的祝福和期望。 我们来看第一句:“石刻江南少赏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江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很少有石刻艺术作品,所以难得一见。这里的“石刻”指的是雕刻在石头上的艺术品,“江南”是指中国的东南部地区,而“少赏音”则表示这些石刻作品的价值并不被人们所熟知。 接下来是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