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能陈义,燕昭自爱才。
唯嫌枯朽骨,不称住金台。
诗句释义:
郭隗能陈义,燕昭自爱才。唯嫌枯朽骨,不称住金台。
译文:
郭隗能阐明道理(为国建言),燕昭王自爱惜人才。只是嫌弃那些腐朽不堪的骨头(形容无用之人),不配居住在那华丽的金台上。
赏析:
《郭隗故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国时期燕昭王重视人才、广纳贤士行为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郭隗能陈义,燕昭自爱才”两句描绘了郭隗的智慧和燕昭王对人才的重视,展现了古代君王以贤者为师、重用人才的开明形象。而“唯嫌枯朽骨,不称住金台”则进一步揭示了燕昭王所追求的是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对于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际能力的人不屑一顾。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君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当前社会人才选拔机制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解释:
郭隗:战国时期燕国人,战国时期燕国大臣、贤者,纵横家代表人物,郭国后裔。
金台:古代建筑,多用于展示帝王功绩或作为官员办公之用,此处借指朝廷或官府。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君王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诗人对于古代贤德的怀念和敬仰。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现代社会人才选拔机制的视角,提醒人们在当今社会依然需要珍视和尊重真正的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