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颜犹少壮如,松身鹤骨最清疏。
手摹离墨前朝字,家有淳熙善本书。
曹宪寿应逾百岁,苏公味只恋三馀。
海山咫尺庭前列,试办长筹几屋储。
【注】1. 吴槎(chá):即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有《吴道子画》传世。2. 曹宪(shèn):字宪章,南宋文学家、书法家,善草隶,精书法,著有《书谱》。3. 苏公:指苏轼,北宋文豪、书画家。“三馀”语出《论语》:“子夏曰:‘贤者不忧其君之不善,而忧其民之不乐;今也,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君子不可以不思也。其次,思其将行也;思其所已行也。’”意谓君子应思考国家政治的得失和自己的责任所在。4. “长筹”:指筹划、打算。5. “海山咫尺庭前列”,意为眼前就是海山,距离近如咫尺,但庭院里却看不到。6. “试办长筹几屋储”,意为试着为朝廷谋划,储备足够的食物。
【译文】
七十岁的人颜容仍然像少年一样,他的体态松软,气质清高;他亲手摹写出前朝离骚等名篇,家中藏有淳熙年间的善本书。
曹宪寿年应该超过了百岁,苏轼的生活态度只关注于“三馀”(指琴棋书,即闲暇之余的活动)。
眼前就是海山,距离近如咫尺,但庭院里却看不到。尝试为朝廷谋划,储备足够的食物。
【赏析】
此诗是一幅七十七岁的老人的肖像诗。上句写老人的外貌,下句写老人的精神风貌。诗人在赞美老人的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事业的看法。
首联“七十颜犹少壮如,松身鹤骨最清疏”,以松鹤自喻,赞颂自己虽年事已高,却仍保持年轻时的风采,精神矍铄、气宇轩昂。这既是对自己一生风华正茂的肯定,也寄托了对未来岁月的美好祝愿。
颔联“手摹离墨前朝字,家有淳熙善本书”,则描绘了自己勤学苦练、博览群书的情景。离墨即指古人留下的书法作品,淳熙是宋宁宗的年号,这里借指家中珍藏的前朝书法珍品。这些书籍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是作者汲取智慧、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颈联“曹宪寿应逾百岁,苏公味只恋三馀”,则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曹宪寿是宋代大文豪、书法家,以其卓越的才艺和高尚的品格受到后人的崇敬。而苏轼则以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受赞誉。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海山咫尺庭前列,试办长筹几屋储”,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设想。海山咫尺庭前列,意味着眼前的世界虽然宏大壮丽,但却无法触及;而庭院里却看不到海山,则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局限。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失落或颓废,反而尝试为朝廷谋划,储备足够的食物,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外貌和精神风貌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使整首诗更具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