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水旱在尧年,尺一温言下九天。
贷粟兼叨仁者惠,捐金独荷使君贤。
炊烟起处乌争集,梵磬鸣时佛借缘。
富相功名觇异日,青州荒政已先传。
【注释】
鳌沧:地名,在今山东益都。来州牧施粥图:来州指来巩。宋时,州守常以赈济灾荒为事。施粥,即施粥给饥民。
尧年:指太平之年。尧年者言其时太平无灾。
尺一:指诏书。《汉书·东方朔传》载,东方朔曾上书说:“陛下何不试作‘风’、‘雨’之诏乎!雨,何也?”文帝笑之。后因称诏书为“尺一”。温言:和颜悦色的言语。九天:天庭,指帝王。
贷粟:借给粮食。兼叨:同时承蒙。仁者惠:有恩惠的君子,泛指贤人。
捐金:捐赠金钱。使君:古代地方长官的称呼。荷:承受。
梵磬:佛教音乐中的打击乐器,梵,佛经之意。
富相:富贵的人。功名:功名事业。觇(chān):窥测。
青州:州名,治所在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荒政:救济灾荒的政事。先传:率先施行。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州牧来巩的诗。来巩,字公谨,北宋元丰年间任青州知州,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诗中赞扬他施粥救灾、赈济灾荒,不愧为仁人君子;他施舍金钱,帮助贫民,也是贤者的作为。诗人还赞美他施政清廉,政绩卓著,并希望他能继续发扬光大。此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首尾圆合,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深远开阔,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前四句写来巩的政绩,中间四句写百姓对其的颂扬,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来巩的期望。前四句,用典叙事,简洁明快。第一句写来巩施粥救灾之事,第二句写他施恩于民的政绩,第三句写他施恩于民的事迹,第四句写他施恩于民的功绩。这四句叙事紧凑有力。中间四句,用韵叙事。前两句写百姓颂扬他的功德,第三句写百姓称赞他的贤良,第四句写百姓期盼他能继续施政。这四句叙事细腻入微。最后两句,用典抒情。前一句写诗人对他的期望,后一句写诗人对他的祝愿。这两句既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又表现了诗人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