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种子汝埙篪,弱族何堪一个萎。
拾芥科名虚到手,寒毡仕宦未伸眉。
三篇注补龙驹阙,六律元从凤管推。
呕尽心肝搜奥窔,千秋绝业欲传谁。
闻溉亭侄金陵之讣其一
读书种子汝埙篪,弱族何堪一个萎。
拾芥科名虚到手,寒毡仕宦未伸眉。
三篇注补龙驹阙,六律元从凤管推。
呕尽心肝搜奥窔,千秋绝业欲传谁。
注释:
- 读书种子汝埙篪:汝埙篪,这里代指汝埙篪(汝南王)之子汝琰(字叔钧)。读书种子,比喻汝琰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2. 弱族何堪一个萎:指汝琰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处于弱势,被朝廷排挤打压。3. 拾芥科名虚到手:比喻汝琰科举考试时,虽然努力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只是侥幸获得一些低层次的官职。4. 寒毡仕宦未伸眉:指汝琰在官场上受到排挤,无法施展抱负,生活艰辛。5. 三篇注补龙驹阙:指的是《周易》三卷中的“龙象”部分需要补充注解。6. 六律元从凤管推:指的是古代音乐中六律为阳,五音为阴,而五音又分为五个不同的调式,即“五音”。这里的“六律”指的是六律,而“凤管”则是指笙管。7. 呕尽心肝搜奥窔:形容汝琰为了完成《周易》三卷的注补工作,费尽心思和精力。8. 千秋绝业:指汝琰留下的《周易》三卷注补本,被视为千古绝响。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汝琰的作品。首句以汝琰的家族背景开篇,点明其出身于书香门第。次句表达了对其家族在政治斗争中的不幸遭遇。第三句通过科举考试的隐喻,揭示了汝琰虽努力却未能成功的挫折感。第四句以“寒毡”喻指其在官场上的困境,以及“三篇注补龙驹阙”的辛苦劳作。末两句则强调了其留下的《周易》三卷注补本的价值,并以此寄托了对汝琰的哀思。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汝琰的深切哀悼之情,展现了其一生的坎坷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