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镫元小技,指授要良师。
心正才能妙,锋偏枉逞奇。
剡藤搥幅幅,霜影秃枝枝。
最羡襄阳米,承家有虎儿。

【注释】

拨镫:古代指一种轻便的马鞍,可以放在马蹬上。元小技:原意为很小的技艺,这里指微不足道的技术。指授要良师:意思是要找到一位好老师来传授技艺。心正才能妙:意谓只有内心端正,才能做到技艺精妙。锋偏枉逞奇:意思是指做事偏斜不正,只追求奇特而不顾其后果。剡藤槌幅幅:意谓用剡藤槌敲打,使画布展开,如同展开一幅幅图画。霜影秃枝枝:意谓树枝被霜打后,变得干枯秃落,如同霜后的树枝。最羡襄阳米,承家有虎儿:意谓羡慕襄阳的大米,因为那里有虎子这样的好儿子。

【译文】

轻快地拨动马镫,这是微不足道的小技艺,我要找一位好师傅来教我这门技艺。

只有心志正直的人,才能做出精妙绝伦的作品,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奇特,那就失去了艺术的真谛。

用剡藤槌敲打,让画布展开,犹如展开一幅幅图画,那树枝被寒霜打过之后,也显得干枯秃落,如同霜后的树枝一样。

最让人羡慕的是襄阳的大米,那里有虎子这样的好儿子。

【赏析】

《和榕皋斋巾杂咏 其一 书》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绘马镫等物件,表现了对书法技巧的理解和感悟。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马镫等物件的描述与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拨镫元小技”,诗人以轻快的笔调开篇,将读者带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境地。接着,诗人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了马镫这微不足道的小技艺。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拨镫”这个动作来形容马镫的轻巧与便捷,同时也暗示了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独特技巧——拨镫法。这种技巧要求书法家在书写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手指,如同拨动马镫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指授要良师,心正才能妙”,则是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阐释。在这里,诗人强调了“良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找到一位优秀的书法老师,才能学到真正的书法技艺。同时,诗人也指出了要想掌握书法技巧,必须内心端正、思想纯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书法艺术的巅峰境界。

在第三联中,诗人通过“剡藤槌幅幅,霜影秃枝枝”这两句诗,巧妙地将马镫和书法作品联系起来。诗人用“剡藤槌”来形容马镫的制作工艺,同时用“霜影秃枝枝”来形容书法作品的线条之美。在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马镫的轻盈与书法作品的厚重、灵动与沉稳进行了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中所蕴含的意境。

最后一句“最羡襄阳米,承家有虎儿”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用襄阳的大米来象征书法艺术的高超技艺,而“承家有虎儿”则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未来的美好期盼。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既体现了家庭亲情的深厚,又展现了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堪称一首咏物佳作。诗人通过描绘马镫等物件,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