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岭畔幽栖处,一水当门泻作渠。
薇蕨西山心自印,藻蘋南涧奠还虚。
相忘桑海逃名后,不接贤豪俟命馀。
此日行人罕凭吊,烟云惟护逸民庐。
徐俟斋祠
羊肠岭畔幽栖处,一水当门泻作渠。
薇蕨西山心自印,藻蘋南涧奠还虚。
相忘桑海逃名后,不接贤豪俟命馀。
此日行人罕凭吊,烟云惟护逸民庐。
注释:
羊肠岭畔幽栖处,一水当门泻作渠。
羊肠岭是山间的小路,幽居之处在这里建起一座小屋,一条溪流从门前流过,像一条大河一样奔泻而下。
薇蕨西山心自印,藻蘋南涧奠还虚。
在西岸的山上生长着茂盛的薇蕨,南边的溪流中漂浮着翠绿的海藻和浮萍。
相忘桑海逃名后,不接贤豪俟命馀。
他们忘记了世俗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与那些有名望的人来往。
此日行人罕凭吊,烟云惟护逸民庐。
这一天来拜访的人很少,只有飘渺的烟雾和云雾守护着他们的小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徐俟斋祠的景色和隐居者的生活状态。首句“羊肠岭畔幽栖处,一水当门泻作渠”描绘了徐俟斋祠所处的环境,羊肠岭蜿蜒曲折,溪流潺潺流淌,形成了一个幽静的隐居之所。次句“薇蕨西山心自印,藻蘋南涧奠还虚”则展现了西山上茂盛的薇蕨和南涧中飘荡的海藻、浮萍,这些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第三句“相忘桑海逃名后,不接贤豪俟命馀”,诗人表示自己已经摆脱了世俗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再与那些有名望的人来往。第四句“此日行人罕凭吊,烟云惟护逸民庐”则描绘了徐俟斋祠所在的环境,很少有人前来凭吊,只有飘渺的烟雾和云雾守护着他们的小屋。最后一句“赏析:”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赞美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