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具孤忠,涕泣陈词,迄今大统有归,瞑目九原方靡恨;
台衡仍素志,艰贞蒙难,岂料三年未竟,惊心六艺绝微言。

【注释】:

侍从具孤忠,涕泣陈词——指张之洞的忠诚和忧国忧民之心。

迄今大统有归,瞑目九原方靡恨——意思是现在国家已经统一,皇帝驾崩,张之洞也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台衡仍素志——意为张之洞一直坚持自己的志向。台衡,即御史大夫,古代官名。

艰贞蒙难——意谓张之洞在困难时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岂料三年未竟,惊心六艺绝微言——意思是没有想到自己奋斗了那么久,最终却未能成功。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微言,指精深微妙的言论,这里指的是儒家经典《论语》。

【赏析】:

张之洞(1837-1899),字孝达,号香涛,湖南长沙人。清朝晚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先后任湖北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务,并曾担任湖广总督。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中法结合,反对盲目排斥西方文明。

这首诗是挽联中的一副,表达了对张之洞一生事业的评价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第一句“侍从具孤忠,涕泣陈词,迄今大统有归,瞑目九原方靡恨”表达了张之洞的忠诚和忧国忧民之心。张之洞作为清朝末期的官员,深知国家的危难,因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第二句“台衡仍素志,艰贞蒙难,岂料三年未竟,惊心六艺绝微言”则是对张之洞的赞美。张之洞在政治生涯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他也从未放弃过。他的勇气和毅力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张之洞生平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