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相士作三门,涧绕桃花尚有村。
一自射台悲宿草,仅留盘坞散朝暾。
湛卢已出湘江水,长乐空归二女魂。
早暮江心风浪起,鸱夷来往诉沉冤。
【注释】
阖闾城:今苏州市吴中区。当年相士作三门:相传吴王阖闾筑城时,曾请相士观之,相土说:“此乃破楚国之都城,非建王业之地。”吴王于是筑三重城门。涧绕桃花尚有村:指吴城西的桃花坞。一自射台悲宿草,仅留盘坞散朝暾:吴王在射宫遗址上筑成盘门、盘浦两山,使江水环抱吴城,与《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意境相似。湛卢已出湘江水,长乐空归二女魂:相传吴王曾铸剑于湛卢山,后为越人盗走,铸成五把宝剑,其四把被楚人得到。楚昭王得其中四把,以问申包胥,包胥曰:“臣之所以见命于君者,君能听余一言也。夫为人主而不通于四方,不游于外事,安知天下之委曲?是故愿君临照臣之所以见命于君者有三:一日无失诸民之本心,二日无失诸身之操,三日无失诸言谈之信。今君处三失之中,而欲求通四方,是不忠之甚者也。夫为人主者,诚如是,则虽诛之,天下孰敢有异辞?”越王说,乃归其剑,并献二女于吴王。吴王将二女配与太子,二女不肯。后二人乘舟入海,化为仙鸟。长乐宫:吴王所居。鸱夷:传说中一种能载物入海的大鱼。《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临死前对人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上,将入深溪,陷吾足矣。”后用“鸱夷”来比喻弃置不用之物。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首联写城郭遗迹,颔联写城郭旧事,颈联写城郭遗物,尾联写城郭往事。全诗融咏史和伤今为一体,借吊古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看法。
开头两句“阖闾城”,点明地点。“当年相士作三门”,写阖闾城的始建和规模。“射台悲宿草”,写吴王败楚的故事。“盘踞盘浦,江流绕城”,是说吴国利用自然地形,修筑城池。“一自射台悲宿草”,吴王败楚之后,因怀念胜利,又筑盘门、盘浦两山,使之环绕吴国城池。吴国王气犹存,仍想东山再起,但终未能成功,所以“盘踞盘浦,江流绕城”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写眼前景象,又寓怀往昔之事。“仅留盘坞散朝暾”,写盘门、盘浦两山的遗迹。“盘浦”即盘门,这里指吴国的南大门。“散朝暾”,是说太阳从山间升起。“散”,同“曜”。吴王败楚后,在盘门、盘浦一带筑城,并修筑盘门大桥,使江面环抱吴国城池。“朝暾”是初升的太阳,这里指吴王在盘门、盘浦一带筑城后,太阳从此处升起的景象。这两句是对上文具体描写的补充。
下面“湛卢”两句,写吴地的山水之美。吴地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湛卢已出湘江水”,是说湛卢山出产的宝剑已经流到湘江去了。这两句也是虚实结合,“湛卢”即传说中的吴地名山——龙泉;“湘江”是当时著名的产剑之地。这两句是说,自从吴王在盘门、盘浦一带筑城以来,吴地就出产了好剑。这两句也是对上文的具体描写的补充。
“长乐空归二女魂”两句,写吴王霸业的结束。“长乐宫”,即姑苏台上的宫殿。吴王败楚以后曾驻兵姑苏台上,并在此修建了长乐宫。吴王霸业结束以后,只留下了姑苏台和长乐宫的废墟。这两句也是虚实结合:“二女”,指的是伍子胥和孙武两人的魂魄。伍子胥和孙武本是吴国的两个重要谋臣,他们辅佐吴王多次打败楚国,使吴国成为诸侯霸主。后来伍子胥由于忌妒孙武,把他推荐给楚平王,使孙武被杀害。孙武的儿子孙膑,又向魏国进献兵法十三篇,使魏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后来齐军伐魏,围困庞涓于马陵道,孙膑设计擒获庞涓。齐军乘胜追击,最后终于打败了魏国军队。这两件事都是吴王所没有做过的。这两句是说,自从吴王在盘门、盘浦一带筑城,并在姑苏台修建长乐宫以后,吴国就没有了这两位贤臣的辅佐了。
这首诗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借吊古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