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湖堤已度工,仁言溥济利无穷。
谁知灵应桥边客,能引慈航路路通①。

【注释】

东湖九桥:东湖的九座桥梁。

未及题咏:没有人题咏过。

子良太守:即刘子良,南朝宋明帝刘彧的儿子。他曾任南康内史、丹阳尹等职,在建元二年(公元480年),任东晋宋王刘义恭为南徐州刺史,刘子良因事被贬为安成内史。

江城:指东晋京城建业。

次韵奉和:依着原韵作诗酬答。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用原词句或原调填写。

其二

闻道湖堤已度工,仁言溥济利无穷。

谁知灵应桥边客,能引慈航路路通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刘子良所作的《九桥赋》而作的次韵奉和。刘子良在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出任南徐州刺史时,曾将东晋京城建业的东湖修筑了九座石桥,并为此写下了《九桥赋》。刘子良的这一工程,使东晋京城建业的西湖更加富丽堂皇。然而,东吴孙权为了纪念其弟孙策的功德,在钱塘江南岸修建了一座“灵顺桥”,以纪念孙策之死。这座灵顺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地。于是,人们便将灵顺桥称为“灵应桥”。后来,人们在东晋京城建业也仿效修建了一座灵应桥。刘子良为灵应桥写的《九桥赋》。就是为这座灵顺桥所作的赞美之作。作者对刘子良的这一工程表示赞扬,认为它是仁德之言,可以普遍救济人民,利益无穷无尽。作者还特别提到“灵应桥”这个地名,认为它与刘子良的仁德一样,都是人们心目中所景仰的圣地。

首联:“闻道湖堤已度工,仁言溥济利无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听说东晋京城建业修建了九座石桥的工程已经完工,这是一位仁德之人的恩惠,能够普遍救济人民,使人民的利益无穷无尽。

第二联:“谁知灵应桥边客,能引慈航路路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谁能想到,那些在灵应桥边的游客,他们就像一条条慈航,能够引领着人们走向幸福的道路呢?

第三联:“谁言此桥无上善,只今天下有仁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谁说这座灵应桥没有达到最高境界的善行呢?现在,天下到处都能够见到仁德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