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盈盈动去思,六年重见尚嫌迟。
感恩若问波深浅,请看贤侯入境时。
【注释】
丁仙坡先生:即丁观鹤,明末著名文人。文孙薇生农部:指文孙薇生,即文孙尔准(1620—1704),字尔准,号农部。他曾任福建巡抚等职,以诗文著称于时。重泛星源图:即重游星源图。
【赏析】
此诗为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酬唱之作。前半首赞美丁先生,后半首抒发自己的感激之情。
一水盈盈动去思,六年重见尚嫌迟。
“一水”句:指丁仙坡先生曾为作者所倾倒,如今作者重游旧地,仍感念不已。
六年重见尚嫌迟:“六年”,暗用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说,自从作者离开丁仙坡先生之后已经整整六年了,可是当他重游旧地时仍然怀念丁先生,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嫌迟”,意思是作者对重新见到丁仙坡先生感到庆幸和欣慰,但仍然觉得等待太晚。
感恩若问波深浅,请看贤侯入境时。
“感恩”二句:意谓感谢丁先生的恩情,如果丁仙坡先生要问我对丁仙坡先生的感激之情有多深的话,就请他看丁仙坡先生入朝做官之时,我是如何感激他的。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事,将丁仙坡先生比作贤者、君子、良师益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恩人的崇敬、敬仰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首联写景,起笔便点出“一水”,即星源溪,点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原因。颔联写景,颈联抒情,尾联议论。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对丁仙坡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