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依然兰蕙丛,孤芳愈劲疾风中。
无心冷暖三春在,过眼荣枯一笑空。
尽耐阑干长苜蓿,不妨陋室满蒿蓬。
康成书带饶生意,常觉胸怀自郁葱。
【注释】
①荆山:指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字仲宣(一作景初),南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与同乡刘表为友,因避战乱而隐居荆州(今湖北江陵北)。《秋草四首》为其代表作之一。次韵:是这首诗的体裁,和原诗的体裁一致。“幽谷”、“兰蕙”、“孤芳”:“幽谷”比喻偏僻之处,“兰蕙”比喻高洁的品格,“孤芳”比喻高尚的节操。“疾风”比喻迫害或打击。
②无心冷暖三春在:无心:无欲无求,恬淡自适。三春:泛指一年中的春天。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③阑干:栏杆。苜蓿(mù xiǔ):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花紫红色,可做菜食用。蒿蓬:即蓬草,生长于田野,可编草鞋。
④康成:指三国时期吴国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音乐理论家蔡邕。《后汉书·文苑传》载:“蔡邕才思富捷……善鼓琴吹笛,达于雅乐。建安中,为陈留太守,怀其数卷书藏于梓宫。时遭兵乱,发棺校阅,唯所收郑玄注《尚书》四篇而已。”书带:即书带,又称笔筒,用以盛放书写工具的书。“饶生意”形容书带富有生气。
【赏析】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幽谷兰花,后两句写自己的态度。中间两联用比兴手法,把兰花和作者自身人格进行比较。全诗语言朴素,格调清新,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第一二句写幽谷兰花。幽谷,是指偏僻的地方;兰蕙,是指香草;孤芳,是指高雅的节操。这几句意思是说:幽谷之中依然郁郁葱葱,生长着兰蕙;只有那高标独树的兰花,才能在猛烈的风雨中更加坚韧不拔。这是说兰花有顽强的生命力,能经受住恶劣的环境。
第三、四句是说自己的态度。这三句诗的意思是说:对于世俗的冷暖变化毫不在乎,因为看惯了人间的一切变化;对于荣辱得失毫不在意,因为看透了世事的真相。这里以兰蕙自喻,表明自己不为外物所动;又以阑干的长苜蓿、陋室的满蒿蓬来说明自己身处逆境而不为环境所屈,安贫乐道。
第五、六句是说自己的志向。作者在《答元丹丘移病见招不得罢郡命相待甚厚戏赠》中有“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的诗句,可见他喜欢兰花。这两句说:虽然我缺少像书带那样的装饰品,但是我的心却充满了生机,就像书带上的花纹那样栩栩如生。
第六句是说自己的胸怀。作者在《寄李儋元锡》中有“心雄万夫气吞虹”的名句,可见他胸怀壮阔。这两句说:尽管我常常感到郁闷不舒,但却始终没有消沉下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