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听孤鸿嘹唳鸣,中宵风雨搅吟声。
哭歌无复埙篪韵,生死方知手足情。
慷慨九原完骨肉,弥留数语感神明。
凭将孝弟成忠义,勉慰慈心慰乃兄。

【注释】

①荆山:指作者自己,因在荆山隐居而得名。

②哭歌:指兄弟间的相互哭悼和唱挽歌。

③埙篪(xūnchí):两种古代乐器。相传伏羲氏作弦乐,以竹木制作,大者谓之埙,小者谓之篪。

④九原:指已死的亲人所在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荆山同年的《哭兄诗》后所作的和诗。荆山是作者隐居之地,故称荆山为“同里”。荆山同年是作者的哥哥,他的弟弟叫文叔。这首诗就是荆山同年写给弟弟的。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兄长的怀念之情,同时勉励弟弟要发扬手足之情,继承先兄的遗志。

首联:“忍听孤鸿嘹唳鸣,中宵风雨搅吟声。”诗人听到孤雁凄厉的叫声,知道天明就要下雨,于是便把吟诗的声音也搅得风雨交加。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听到噩耗后的悲愤与绝望,以及诗人在悲痛欲绝之时仍然强作欢颜的情景。颈联:“哭歌无复埙篪韵,生死方知手足情。”诗人想到自己虽然不能像兄长那样为国尽忠,但可以像兄长那样为弟尽孝。因此,诗人在悲痛之中仍不失为兄之道,希望弟弟能够继承先兄的遗志,继续为国效力,为弟弟报仇雪恨。尾联:“慷慨九原完骨肉,弥留数语感神明。”诗人在悲痛之中还不忘安慰弟弟。他想到九泉之下的兄长,希望他能够安息。同时,他也想到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在最后的时刻仍然不忘为弟弟做点什么。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亡兄的无限怀念和对弟弟的深深关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