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正好乐晨昏,息尽尘机昼掩门。
百里研耕酬负米,十年树获重培根。
蓬蒿随分皆慈荫,雨露偏沾亦主恩。
岂料栖岩经匠石,楩楠樗栎竟同论。

【注释】

留别同学 其一:在离别之时,写下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思念和感慨。

桑榆正好乐晨昏,息尽尘机昼掩门。

桑榆:夕阳。这里指傍晚的阳光,也代指晚年。乐:以……为乐。

息尽尘机:放下世俗的名利欲望。

昼掩门:白天关门不出门。

百里研耕酬负米:百里挑一(比喻才能出众)。酬:报答。

十年树获重培根:种下十年的树木,最终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根深叶茂。培根:树木之根。

蓬蒿随分皆慈荫,雨露偏沾亦主恩。

蓬蒿:蓬草和蒿草。这里指贫贱之人。随分:随便,任意。慈荫:仁慈的庇护。

雨露偏沾:比喻得到上天特别的恩泽或福佑。亦:都。主恩:上天的恩惠。

岂料栖岩经匠石,楩楠樗栎竟同论:没想到隐居山林的人,也能像匠石一样雕琢木材(比喻有才能的人)而得到世人的赞誉(楩、楠、樗、栎分别指楩木、楠木、樗木、栎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同学们离别时所作。首句写自己对暮年生活的态度,认为晚景正好,可以自得其乐;二句写自己放下了名利欲望,闭门谢客;三、四两句说种树十年,终于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对自己多年辛勤劳作的回报;五、六句说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受到人们的怜爱,就像得到上天特别的恩泽一样;七、八句说没想到隐居山林的人也能被人们所称赞,最后用两个“哉”字表示赞叹之情。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