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早已震雷同,拾芥微名到手空。
枉上十书成九转①,翻因一篑弃全功。
顺风不信回飞鹢,过影何堪问去鸿。
叹息遭逢原数定,浮云都付有无中。
诗句解读
- 先声早已震雷同:
先声早已震雷同,拾芥微名到手空。
枉上十书成九转①,翻因一篑弃全功。
顺风不信回飞鹢,过影何堪问去鸿。
叹息遭逢原数定,浮云都付有无中。
译文 为王梧冈丈升任南康教授,此时令嗣言泉、演九两位孝廉一司铎崇义,一司铎永新,同时赴官。 注释 - 王梧冈丈:这里指的是王梧冈(可能是王梧冈的字或号)。丈是中国古代对别人的尊称,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先生”或“大人”。 - 南康教授:南康(可能是指今天的江西省赣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古代有许多学者在这里讲学。这里的教授职位可能是指一位在南康讲学的学者。 - 嗣言泉、演九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此诗是和太守的《明湖秋泛》诗,内容上应和其韵律、格调,形式上应与原诗相称。全诗写景抒情,语言平实质朴而又富有情韵,表现了一种闲逸之情。 其一:曲沼联欢宴,荷香已报秋。 【注释】 ①曲沼:指曲折有致之小池塘。联欢宴:举行聚会宴饮。荷香:荷花香味。报秋:告知秋天到来。 ②赏析:本诗首句起势不凡,用“曲沼”对“长河”,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也表明了游赏之所在。接着写水边宴会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书屋。首联写“古香书屋”,是说书屋的陈设古朴典雅,充满书卷气;颔联写“水暖低环屋”,是说屋内外都充满了书的气息;颈联写“长日自山深”,是说作者在书屋里度过漫长的时光,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中;尾联写“空谷里”,是说作者孤独地生活,与世无争,但内心却有着古人一样的抱负和追求。 【答案】 译文见上。 赏析: 本诗是江春田观察为文园四景之一的“古香书屋”所做题画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重阳归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风日益清美,重阳好景催。 - 解释:随着秋风的日渐清新,重阳节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到愉悦。 2. 家山随梦到,云雁送舟回。 - 解释: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家乡,而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和雁群似乎在送我回家。 3. 揽胜悭诗兴,登高拙赋才。 - 解释:想要欣赏美景却提不起写诗的兴致,因为登高而显得有些笨拙,无法写出佳作。 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综合把握。 “南极遥增耀”中的“南极”即“北斗”之极星,古人认为北极之星代表皇帝,南极之星则代表诸侯,所以此句的意思是说王梧冈升任南康教授,犹如北斗之极星增添了光辉一样,这是对诗人的赞誉。 “东邻久借明”中的“东邻”指代自己的家乡,“久借”是说久仰,这里暗含着自己对于家乡的感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王梧冈升官了,我家乡的人都很羡慕他
【注释】 息辙:停息车辙。消烦暑:消除暑热。湖亭:在湖畔的亭子。墨磨:指砚台。永昼:漫长的白天。花好:花儿开得好,形容景色美丽。翠幄:绿色的幕帐。红椿:红色的椿树,这里指红色船桨。棹系洲:把船划到岸边停着。波光:水面的光波。咫尺:很近的距离。羡煞:非常羡慕。 【赏析】 这首诗是次韵杨方伯《晓过湖上五首》之一。 第一句“息辙消烦暑”。意思是说车停在了路旁,消除了暑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注释】 文园四景:指晋代文学家潘岳的《藉田赋》中有“东有延陵之丘,西有文园之台”,后人以文园台为文苑。此处指江春田观察的竹香斋。竹香斋:是江春田观察所居之处,这里用以代称。 三间清不俗:三间屋子虽然清雅却不脱俗气。 水竹要平分:水中的竹子和竹架要平分(指水的深浅)一样。 曲径初经雨,新梢半拂云:曲折的小路刚刚下过雨,新生的嫩枝上部分被云雾笼罩。 似梅应有韵:这竹子好像梅花一样,有一种幽静的风致
【注释】 文园:指汉代文人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曾在汉景帝时为官,因遭谗言,被贬至四川成都。成都有“文君酒垆”,即卓文君酿酒卖钱供蜀王司马瞡之妾,故称文君为“文园”。四景:指《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后两句,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诗。这里泛指美丽的景色。虹桥:指长虹飞架于江中,为观赏胜地。二十四:言桥上栏杆多,可远望美景。药栏:种满花草的栏杆,形容景色秀丽。 绰(chuò):宽裕。风定
送王梧冈丈升任南康教授,时令嗣言泉、演九两孝廉一司铎崇义,一司铎永新,同时赴官① 其二 座客谈文暇,寒毡三十春。 凤冈遗爱旧,鹿洞教条新。 伏胜传经日,申公应诏辰。 悬知开绛帐,五老共嶙峋。 注释: 1. 王梧冈丈:王梧冈,人名。丈:对别人的尊称。 2. 座客:在座的客人。 3. 暇:闲暇。 4. 寒毡:指简陋的住所。 5. 凤冈:地名,今属江西省。 6. 鹿洞:地名,在江西。 7. 伏胜
【注释】①遗爱:留下美好的名声。忠良庙食:为忠良建立祠庙,以供祭享。 【赏析】 这首诗是和杨雪椒方伯《晓过湖上五首》的第三首。诗中赞美了忠良庙,表达了诗人对忠良的敬仰之情。 宦迹传遗爱,忠良庙食宜。 忠良庙,是祭祀忠良的场所,这里指忠烈祠。宦迹传,指在官场上的事迹能够流传下来,成为后人称赞的榜样;遗爱,即留下美好的名声。这句的意思是:忠良庙的事迹被人们传颂,这是应该的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造化何从问小儿”: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神秘和不可预测性的认识。"造化"指大自然,"问小儿"则暗示自然界的变化是难以用言语表达或理解的。这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理解。 2. “善缘每与子孙宜”:这句话可能指的是好的风水、环境或教育对后代的重要性。"善缘"通常指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有利的条件,而"子孙"则是指后代,"宜"意味着适合或有益处。 3.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几时鸾镜赋于归,倏忽秋风卷翠帏。 - 鸾镜赋:用鸾鸟作为镜子的形象,象征着美好的婚姻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翠帏:指女子的嫁妆中的帷帐,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生活。 - 译文:何时能像鸾鸟一样拥有自己的镜子,又突然被秋风席卷着翠绿色的帷帐。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突如其来的变故所带来的痛苦。 2. 忍看夫书抛箧笥,勉权子职慰庭闱。 - 夫书:指丈夫的书籍
【注释】 ①“中天月”:指月亮,暗喻贤德之妇。 【赏析】 这是一首咏贞烈的诗。全诗以景起兴,以物拟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情,通过写郭李氏守节不嫁、孝敬公婆的高尚品德,抒发诗人对忠贞节烈女性的崇敬之情。 首联:“廿载寒灯泪欲枯,空山贞孝两艰劬。”说的是郭李氏守节20年,她忍受了寂寞和贫困的生活,在孤寂的山中度过艰难困苦的日子。 第二联:“无枝可借孤飞鹊,有影相随反哺乌。”这里用飞鹊和乌鸦作比
【注释】 ①“陈迹”句:意指陈迹(过去的痕迹)看在眼里(就像看到雪一样),故巢长想凤栖桐。故巢,比喻旧日的官宦之家或贵族世家,这里代指陈迹;凤栖桐,喻有才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首联两句点明离别之地和时间,并引出送别之事。颔联写南枝暖、北风追的景色,以比兴手法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颈联写故巢思凤栖桐的情思。尾联用十八滩头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