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戈可许驻斜曛,荏苒光阴惜寸分。
辛谠济时原有意,孟郊登第岂无闻。
谁云雨露生成晚,况荷朝廷记忆廑。
长愿茅檐舒化日,向荣草木亦欣欣。

【注释】

五十初度:五十岁初逢生日。

驻斜曛:驻立在夕阳的余晖下。

荏苒光阴:时光荏苒,即流逝的时间。

辛谠济时:指唐人辛谠曾以宰相的身份辅佐过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为国分忧。

孟郊登第:指孟郊中过进士。

雨露生成晚:喻指自己出身寒微,得遇知音之恩,如同雨露一般滋润。

朝廷记忆:指皇帝和朝廷对自己的恩宠。

长愿茅檐舒化日:希望自己能在茅屋之下享受温暖如春的日子。

向荣草木亦欣欣:意在勉励自己,希望草木都能欣欣向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五十六岁时写的一首七律。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抒发了对官场生活厌倦的情绪,并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首联“挥戈可许驻斜曛,荏苒光阴惜寸分。”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余晖下驻足沉思的场景。他手持武器,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但同时也感受到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

颔联“辛谠济时原有意,孟郊登第岂无闻。”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回顾了辛谠和孟郊两位历史上的人物。辛谠曾以宰相的身份辅佐过肃宗、代宗、德宗三朝,为国分忧;而孟郊则是一位才子,曾中过进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颈联“谁云雨露生成晚,况荷朝廷记忆廑。”则是诗人对现实情况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出身并不高贵,而如今却得到了皇帝和朝廷的重用和记忆,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有些意外和不自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比作雨露和朝廷的恩惠,强调了自己能够获得这些机会是得益于皇帝和朝廷的关怀和照顾。

尾联“长愿茅檐舒化日,向荣草木亦欣欣。”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祝愿。他希望自己能够在茅屋之下享受温暖如春的日子,同时也希望草木能够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这里,诗人运用了一个典故,表示自己希望像草木一样得到滋养和成长。

全诗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