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箭传催惯早朝,駪征三载可怜宵。
惜阴一刻春何遽,听鼓连番夜已迢。
袍影敢忘门外冷,鼾声翻羡榻前骄。
文坛待我披星出,点检童军又诰朝。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第一句: “晓箭传催惯早朝”

  • 关键词:晓箭、催、早朝
  • 解释:这里用“晓箭”象征清晨的阳光,而“催”则表达了一种催促的感觉。诗人习惯于早起参加早朝,这显示了他对朝廷工作的敬业和忠诚。

2. 第二句: “駪征三载可怜宵”

  • 关键词:駪征、三载、宵
  • 解释:这里的“駪征”可能是指长途行军或征战,而“三载”表示三年。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这三年中经历了艰苦的征战,夜晚显得更加漫长和难熬。

3. 第三句: “惜阴一刻春何遽”

  • 关键词:惜阴、一刻、春
  • 解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在短暂的夜晚时光(“惜阴一刻”)中感叹春天来得如此迅速。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4. 第四句: “听鼓连番夜已迢”

  • 关键词:听鼓、连番、夜已迢
  • 解释:这里的“鼓”可能指的是战鼓,用来激励士气或警示敌人。连续的鼓声使得夜晚显得更加遥远和漫长。

5. 第五句: “袍影敢忘门外冷”

  • 关键词:袍影、门外冷
  • 解释: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户外工作的场景,即使穿着厚重的官袍也难以抵御外界的寒冷。这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无奈和辛劳。

6. 第六句: “鼾声翻羡榻前骄”

  • 关键词:鼾声、翻羡、榻前骄
  • 解释: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舒适生活的羡慕。尽管自己身处严寒之中,但其他人却可以在家中享受温暖的床铺。

7. 第七句: “文坛待我披星出,点检童军又诰朝”

  • 关键词:文坛、披星出、点检、童军、诰朝
  • 解释:诗人表示自己在文坛上等待新的机遇,如同黎明时急于出发的旅人(“披星出”)。同时,他也在回顾过去的成就和经验,准备再次回到官场,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的忠诚、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充满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