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余年半百,分得一毡寒。
爱我家人视,如公古道难。
典型思老辈,况味忆同官。
每过匡庐下,临风发仰叹。
【注释】
王梧冈:即王慎中(1504-1539年),明代文学家。学博:指有学问的学者。分得一毡寒:分得一床毡被,形容贫寒。爱我家人视,如公古道难:我的家人视我为朋友,像你那样有原则、有操守。典型思老辈:想到前辈先贤。况味忆同官:回忆同僚共事时的情景。匡庐: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发仰叹:发出感慨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王慎中在晚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他以书信的方式与友人谈心,抒发自己的情怀,对友人表示关心。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家境贫寒,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
首句“长余年半百,分得一毡寒”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已经步入晚年,却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只有一床毡被可以御寒。这反映出诗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次句“爱我家人视,如公古道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家庭情况。诗人的家人视他为朋友,就像对待一位古代的贤人一样。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的重视和对家人的关爱。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他愿意把家人当作朋友来对待,与他们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典型思老辈,况味忆同官”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人回想起前辈先贤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感叹不已。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前辈先贤的崇敬之情。
末句“每过匡庐下,临风发仰叹”则表达了诗人对同僚共事时的情景的回忆。每当诗人经过匡庐山的时候,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与同僚共事时的情景,感到十分感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情况的描述,以及对同僚共事情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