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昔传王伯厚;日知今有顾亭林。
【注释】
王伯厚:即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心学”的创立者。
亭林: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经世致用的思想先驱。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与友人林昌彝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前两句以古贤自勉,后两句则劝人勤学,勉励对方要有远大志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困学昔传王伯厚;日知今有顾亭林。
【注释】
王伯厚:即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心学”的创立者。
亭林: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经世致用的思想先驱。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与友人林昌彝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前两句以古贤自勉,后两句则劝人勤学,勉励对方要有远大志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注释】 门:指官府。将相:将军和丞相,泛指显贵。名:指名声。动:使动,使……闻名。公卿:古代官职之一,指朝中大臣。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对“画”的主人公作了高度的赞美:“门多将相;名动公卿”。诗人把画中所表现的人物比作将相、公卿,意谓画中所描绘的将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的显赫人物。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画中人物的地位,而且突出了画中人物的气魄
{"诗1": "烽烟满目迥生愁,城郭萧条夕照幽。", "注释":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烽火四起、城池荒凉、夕阳西下的景色。", "赏析": "首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城市的荒芜,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诗2': "借使仙人乘鹤返,也应怕问旧时楼。", '注释': "这句诗用典,表达了即使仙人能够返回人间,他也会害怕面对曾经的黄鹤楼。", '赏析': "尾句以一个反问句结束
【注释】 王伯厚:即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心学”的创立者。 亭林: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经世致用的思想先驱。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与友人林昌彝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前两句以古贤自勉,后两句则劝人勤学,勉励对方要有远大志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刘熙载(1813年2月25日—1881年3月2日),清代文学家。 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 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 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多年。 他是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 被称为“东方黑格尔”。 著作有《艺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说文双声》、《古桐书屋六种》、《古桐书屋续刻三种》。 其中以《艺概》最为著名
【注释】 杏林:即桃花林。小集:聚会。 野人家:指桃花源。过:经过。万树霞:指桃花盛开。 簇(cù)河干:簇拥在河边。晴日丽:晴天明亮。 烟含堤畔:烟霭笼罩在河岸上。晓风斜:早晨的微风斜吹过来。 高天景色:指天空景色。心偏旷:心境旷达。雅会:高雅的集会。追随:跟随。酒自奢:饮酒很奢侈。 永和修禊事:永和年间举行的修禊节。轻舠(zhú)似荡斗牛槎(chá):轻舟如飞,好似驾着神船在天河中划行
诗句解释: 1. 玉骨冰肌,独步冲寒,风光几何。 - “玉骨”形容梅花骨质如玉般坚硬而清雅。 - “冰肌”指梅花的外表晶莹剔透,如同冰块一样。 - “独步冲寒”意味着梅花在寒冷中独自开放,不畏严寒。 - “风光几何”表示对梅花美丽景观的赞叹。 2. 忆西湖十里,留连清咏,南窗五夜,啸傲当歌。 - “忆西湖”回忆往昔西湖的美好景色。 - “留连”形容对美景流连忘返的样子。 -
沁园春 咏水仙花 异卉奇葩,携取瓷盆,清泉灌培。 认根原盘结,蒜山因在,叶分戌削,葱岭经来。 云护前身,水流今日,金玉镶成一种才。 炉烟畔、琴床砚匣,尽可相陪。 芳姿已出尘埃。 故不向、春风暖处开。 近阑干晓日,晴香乍吐,纱窗夜月,素影低徊。 洛浦情遥,湘江意隔,解佩幽怀莫浪猜。 端详久,想珊珊风骨,才下蓬莱。 【注释】 - “异卉”:奇特的植物。 - “水仙花”:一种水生植物,常在春天开花
【注释】 门:指官府。将相:将军和丞相,泛指显贵。名:指名声。动:使动,使……闻名。公卿:古代官职之一,指朝中大臣。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对“画”的主人公作了高度的赞美:“门多将相;名动公卿”。诗人把画中所表现的人物比作将相、公卿,意谓画中所描绘的将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的显赫人物。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画中人物的地位,而且突出了画中人物的气魄
{"诗1": "烽烟满目迥生愁,城郭萧条夕照幽。", "注释":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烽火四起、城池荒凉、夕阳西下的景色。", "赏析": "首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城市的荒芜,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诗2': "借使仙人乘鹤返,也应怕问旧时楼。", '注释': "这句诗用典,表达了即使仙人能够返回人间,他也会害怕面对曾经的黄鹤楼。", '赏析': "尾句以一个反问句结束
【解析】 1.“隙地封泉石”意思是:这一片空地上,用泉水岩石封住了。这句诗是说书屋的四周都是水石。2.“都由漫兴成”意思是:这一切全出自随意挥写。3.“数峰当户秀”意思是:几座山峰耸立在书屋的门口显得格外秀丽。4.“一鉴入帘清”意思是:一座池塘映照在竹帘上显得特别清澈。5.“桐引春云曙”,意思是:桐树把春天的云雾引导到天边,指清晨。6.“荷翻夏日明”,意思是:荷叶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翻腾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