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昔传王伯厚;日知今有顾亭林。
赠林昌彝联
介绍
《赠林昌彝联》是清朝王兰汀和方浚颐的作品。
《赠林昌彝联》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状态。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深入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将有助于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智慧,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
【注释】 王伯厚:即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心学”的创立者。 亭林: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经世致用的思想先驱。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与友人林昌彝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前两句以古贤自勉,后两句则劝人勤学,勉励对方要有远大志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谊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注释】 门:指官府。将相:将军和丞相,泛指显贵。名:指名声。动:使动,使……闻名。公卿:古代官职之一,指朝中大臣。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对“画”的主人公作了高度的赞美:“门多将相;名动公卿”。诗人把画中所表现的人物比作将相、公卿,意谓画中所描绘的将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的显赫人物。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画中人物的地位,而且突出了画中人物的气魄
注释:在古代没有狂放不羁的才子,怎么能成就一代伟人呢?上天因文章之妙而委屈他。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古讽今,对当时文坛上一些文人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的行为表示了不满。 首句“古无狂狷成何世”,是说在古代没有狂放不羁的才子,怎么能成就一代伟人呢?“狂狷”指狂者与狷介之士。狂者意气纵横,不拘礼法;狷介者孤高耿介,洁身自好。狂与狷虽为两种不同的气质,但二者皆不合时宜,因而不能成其大业。
【注释】: 指诸掌:比喻对事物的了解十分清楚。胞与民物,泛指人民和万物。同一身:即“一体”或“同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友人林昌彝的,诗中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认为国家兴亡与自己紧密相连。 首句“古今得失指诸掌”的意思是说,从古到今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都像在掌心里一样清晰,容易把握,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第二句“胞与民物同一身”,意思是说,国家与百姓是同一个整体
【注】 典章:典制,制度。六经:儒家经典。疏义:注解或阐发之义。炫:显示。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首句用典,点明赠与林昌彝的题旨;次句用比喻,赞美林昌彝学问渊博,才华出众;三、四句以夸张之笔,盛赞他的学识和才能
【注释】 岳岳贾逵:指汉代学者贾逵。 开九万五千言古义:指贾逵《九章算术》一书,为古代数学专著。九万五千言,指书的篇数。 铿铿杨政:指汉代文学家扬雄。 发七经六十家真传:指扬雄《太玄经》一书,为西汉哲学著作,为诸子百家之一。“七十”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 【赏析】 此诗首句赞扬扬雄之博学多才,次句赞扬贾逵之学术精深。《赠林昌彝联》一诗,以贾
【注释】林昌彝(1806-1875)是清代诗人。这首诗是林昌彝在友人来访时,赠给主人的一首诗作。 “酒”:这里指美酒佳酿。 “不能豪偏好客”:意为没有好酒招待贵客,无法尽兴畅饮。 “索”:索取,请求。 “米”:指粮食,也泛指食物。 “难索”:不容易得到。 “爱”:喜爱,珍视。 “藏书”:收藏书籍。 “赏析”:对诗词等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译文】 没有好酒招待贵客,难以用丰盛的菜肴宴请客人;
【注释】 继往:继承。纳来:招引。雄图:宏伟的抱负;溢:充满。收精:集中精力。注耳:倾听。幽关:深奥的道理。洞开:完全打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友人林昌彝的,诗中赞扬了林昌彝的博大胸怀和高深修养,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之情。 首联“继往纳来,雄图既溢”二句,是写诗人与林昌彝交往以来的感受。“继往”,指继承前辈的事业。“纳来”,招揽人才。两句是说诗人从林昌彝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注释:追求学问的高峰,就像许、郑那样;创作出杰出的文章,可以和两汉时期的文豪并驾齐驱。 赏析:此诗以许慎、郑玄为比,称赞林昌彝的学识渊博。“绝学”指《说文解字》,“千秋”即千秋万岁。后两句则赞扬其文辞高妙,与汉代文学巨匠相媲美。诗人以赞颂之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之情
【注释】 三五七经:指《尚书》、《礼记》、《周易》、《诗经》四部经典。 羽翼:比喻辅佐和支持的力量。 二十八宿:古人将天上恒星分为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 心胸:比喻胸怀和气魄。 【赏析】 诗中用“羽翼”比喻《尚书》、《礼记》、《周易》、《诗经》四部经典,用“心胸”比喻诗人的胸怀和气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视,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赏析诗词要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三个方面来考虑。思想内容要分析诗句所表现的情感,表达的思想观念,抒发的感情,揭示的人生哲理等;表达技巧要分析手法、特点及作用;语言风格主要从遣词造句方面分析。 (1) “史兼才学识”,意思是说:你既有历史的知识又有才学。“儒通天地人”的意思是说:你精通儒家学说,能够通晓天地人和。这两句话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注释: 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乐府》。筐篚:古代一种装东西的竹器。金版:用金属做成的书籍板子,比喻书籍。五典:古代五种文献典籍:《尚书》、《礼记》、《春秋》和《乐府》(这里泛指音乐方面)。琴筝(zhēng zhān):两种弦乐器。奏玉弦: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六经”和“五典”为喻体,以“筐篚”和“琴筝”为本体
【解析】 此诗的注释中,第一句“学有经法”中的“学”应为学习,而“经法”则是指经世治国的道理;第二句“行无瑕尤”中的“行”应指行为,而“瑕”是瑕疵,“尤”是过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学识渊博,通晓治国之道,能够明辨时事。你行为端正,没有半点瑕疵和过错,就像古代那些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人一样。全诗赞扬了林昌彝的高尚品质,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答案】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了解《赠林昌彝联》的内容和作者,然后把握诗中每句的意思,最后再理解全诗的意思。 “博古通今”,是说广博地学习古代典籍,通晓现在的事情;“知体达用”,是说认识事物的本质,明了事物的规律性,懂得如何运用;“明善改过”,是指明白善良的道理,改正自己的过失;“敬身畏天”,是指尊敬自身,敬畏上天。“体达用”即“体用不二”。这是佛教的基本观点之一。
【注释】 绮岁:年轻的时候。亦诗伯:也称得上是诗人的前辈。齐年:同年,指同一年龄的人。疆臣:边境大臣,指朝廷的重臣。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你年轻时就是诗人了,同辈中没有比你更出色的人;你是朝廷中的重臣啊。这是在夸赞林昌彝的才华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