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惟堪粪,文犁未中牲。
偾豚骄莫敌,卫犊蠢忘生。
诈挟吞书幻,疑多望月惊。
庮难供脍炙,往往夜中鸣。



十二辰诗并序的第二首,写的是牛。

大惟堪粪,文犁未中牲。

偾豚骄莫敌,卫犊蠢忘生。

诈挟吞书幻,疑多望月惊。

庮难供脍炙,往往夜中鸣。

【注释】:

牛(niú):一种哺乳动物,身体黄褐色,有角,吃草和谷物等。

大惟堪粪:指牛只能够耕田,不能用来宰杀。

文犁未中牲:耕牛没有用上刀耕田。

偾豚骄莫敌:肥壮的猪牛羊很凶猛,无人能敌。

卫犊蠢忘生:护犊的公牛愚蠢地忘记了自己的生命。

诈挟吞书幻:假装知道书中的道理,欺骗别人。

疑多望月惊:疑心太多,常常在月光下感到害怕。

庮难供脍炙:很难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往往夜中鸣:经常在夜晚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农事活动的描述。诗的开头两句:“大惟堪粪,文犁未中牲”,意谓只有牛才真正能够耕地,其他家畜都不适合耕作。接着三句“偾豚骄莫敌,卫犊蠢忘生”,分别描写了肥壮的牛、保护母牛的公牛以及愚昧的公牛。最后两句“诈挟吞书幻,疑多望月惊”,则是写这些动物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的态度,它们会试图用假象迷惑人,让人产生怀疑。整首诗通过描述牛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农民的辛苦,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