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地辟天开之绝业,鲸呿鳌掷,百代奇才,何图将相卅年,依然两袖清风,不移素志;
授文学武备于一家,马帐龙韬,各分余智,太息寝门万里,即论个人私义,亦应伤心。

【注释】

  1. 张之洞: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2. 鲸呿(qū)鳌掷:形容气势磅礴、雄浑有力。
  3. 何图将相:原指将帅的地位,后泛指高位。
  4. 两袖清风:比喻官清廉,不贪钱财,只求清白。
  5. 马帐龙韬:指张之洞的文治武功和军事才能。
  6. 寝门万里:指张之洞因反对慈禧太后而遭贬谪,被流放到边疆万里之外。
  7. 私义:个人之间的道义。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光绪年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所作。他在诗中回忆了张之洞年轻时的辉煌业绩,以及后来因言获罪而被贬至边疆的经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
    诗人以“建地辟天开之绝业”起笔,描绘了张之洞年轻时的卓越才华和成就。这里的“建地辟天开”形象地表达了张之洞开创新局面的决心和气魄。
    诗人用“鲸呿鳌掷,百代奇才”来形容张之洞的气势和能力。这里,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张之洞比作古代传说中的巨兽,展现出他的非凡实力和影响力。
    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赞美张之洞的过去功绩上,而是转而关注他的未来命运。“何图将相卅年,依然两袖清风,不移素志”,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张之洞坚守初心、不为名利所动的钦佩之情。同时,“两袖清风”也暗讽了当时的政治腐败,使得一些有才能的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张之洞个人的感慨。“授文学武备于一家,马帐龙韬,各分余智”,诗人称赞了张之洞在文治武功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智慧传授给他人。然而,“太息寝门万里,即论个人私义,亦应伤心”,诗人则表达了对张之洞被贬至边疆的同情和惋惜之情。这里的“太息”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张之洞遭遇的无奈,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愤。
    这首诗通过对张之洞早年和晚年事迹的回顾,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和个人道义的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