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余载宣勤王室,甲申功在攘夷,甲午功在靖国,庚子功在保邦,即此亮节精忠,已堪彝鼎,况复扶持大计,翊赞新猷,一疏遗言,更勤恳于人心风俗之际,方今内忧外患,天步维艰,思古发幽情,何以异武乡鞠躬、史鱼尸谏;
十九年亲炙师门,熏陶我以学术,历练我以戎行,涵濡我以庶政,加以埙篪乔梓,并渐渊源,乃犹假以斧柯,锡之华衮,六千君子,俾教训于楚山汉水之间,讵料驾鹤骖鸾,成绩莫睹,平生感知己,徒辜负伊川冬雪、明道春风。

挽张之洞联:

卌余载宣勤王室,甲申功在攘夷,甲午功在靖国,庚子功在保邦,即此亮节精忠,已堪彝鼎,况复扶持大计,翊赞新猷,一疏遗言,更勤恳于人心风俗之际,方今内忧外患,天步维艰,思古发幽情,何以异武乡鞠躬、史鱼尸谏;
十九年亲炙师门,熏陶我以学术,历练我以戎行,涵濡我以庶政,加以埙篪乔梓,并渐渊源,乃犹假以斧柯,锡之华衮,六千君子,俾教训于楚山汉水之间,讵料驾鹤骖鸾,成绩莫睹,平生感知己,徒辜负伊川冬雪、明道春风。

注释:

  1. 卌余载:二十年。
  2. 宣勤王室:宣扬王室的事业。
  3. 甲申:指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
  4. 甲午:指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5. 庚子:指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6. 亮节精忠:表现出高洁的气节和忠诚的精神。
  7. 彝鼎: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这里指国家。
  8. 扶持大计:支持国家的大事。
  9. 翊赞新猷:辅佐新政策或新计划。
  10. 遗言:过去的忠告或建议。
  11. 人情风俗:社会风气。
  12. 天步维艰:天意不济,困难重重。
  13. 武乡鞠躬:东汉马援为避仇而改姓“马”的故事。
  14. 史鱼尸谏:春秋时期,史鱼因直言进谏而死。
  15. 十九年:指光绪皇帝在位的十九年。
  16. 师门:老师的门庭。
  17. 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
  18. 戎行:军事活动或军队。
  19. 坤舆:指中国大地。
  20. 华衮:华丽的礼服。
  21. 楚山汉水:代称长江流域一带的山河。
  22. 伊川:指北宋学者程颢(yue)和程颐(yi),二人都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23. 冬雪:比喻程颢的清白。
  24. 明道:比喻程颐的清廉。
    赏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对清末政治家张之洞的哀悼之辞。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他在晚年也经历了政治挫折和人生困境。诗人用二十个字概括了张之洞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张之洞一生的政治成就和个人品质,展现了他的忠诚、智慧和勇气。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