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龙已去,惟见石嶕峣。
为龙长写照,夭矫欲冲霄。
【注释】
潭西拜石:龙潭西边的石碑。丁未: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李德裕任东川节度使,镇守成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龙潭龙已去,惟见石嶕峣。”写诗人在济南见到的景色。龙潭是济南名胜之一,相传为汉神君座,后改为龙王宫,池水清澈碧绿。诗人站在济南大明湖边,环顾四周,发现池边的亭台楼阁都不见了,只看见那耸立的石壁。这两句用笔简洁,但意境深远。“龙潭”二字,既是实景,又含神话色彩,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使人想象不到诗人所见到的竟是如此荒凉的景象。“龙已去”,既指往日的繁华景象消失,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被贬谪出京。
次联“为龙长写照,夭矫欲冲霄。”写诗人在亭台楼阁上看到的景色。诗人站在亭台上,远望那矗立在潭边的石壁,它巍峨、雄伟,仿佛要冲破云霄。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石壁的高峻陡峭,形象逼真。“夭矫”形容龙身弯曲盘旋的样子,此处指石壁之险峻,直插云天。“欲冲霄”,则把石壁比作龙,赋予它生命,使它好像要飞向云霄一般。
此诗以石壁为题,从作者所见所感写起,由近及远,由实及虚,最后收束到对石壁的赞美,构思巧妙,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