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发衡邑,风日不相左。
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
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
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
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
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
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
此地经唐贤,诛芧展岩课。
朱张继文会,瞻望跂无奈。
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
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
丈夫宁不然,谁能拔寒饿。
自抚事畜身,长愁贫鬼贺。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
藉骋半日乐,思复一饷坐。
山灵逼客行,岸阴结难破。
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作者是明代的杨慎。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轻舟发衡邑,风日不相左:轻快的小舟从衡州出发,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 石鼓郭北外,即之在一唾:石鼓寺位于衡州的北面,距离很近,只需一蹴而就就能到达。
- 白鹿四讲院,此足作辅佐:白鹿洞书院位于四讲院旁边,这足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地方。
- 更值江山胜,万金岂能货:更不用说这里的山清水秀,美景如画,金钱也无法买到。
- 右俯湘波清,左看蒸流过:右手俯瞰湘江,水流清澈;左手看蒸水流淌而过。
- 破池插水会,崷崒气不挫:破碎的水池里水花四溢,气势磅礴,毫不衰减。
- 幽亭恣游目,欲倡寡余和:在幽静的亭子里尽情游玩,想要大声欢笑却无人应和。
- 阑砌忽西日,竹影来个个:栏杆上忽然出现了斜阳,竹子的影子一个个地映在墙上。
- 我生骨少媚,所如辄坎坷:我生性直率不媚俗,但总是遇到困难挫折。
- 小住苟为佳,便怀卜终卧:短暂的停留也是好的,我就打算在此终老。
- 此经唐贤,诛芧展岩课:这里曾经是唐代贤人聚集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讲课授业。
- 朱张继文会,瞻望跂无奈:朱熹、张载等人在这里继续他们的学问交流,我只能远远地观望,无能为力。
- 草木犹余馨,而何靳顽懦:即使草木还有余香,也不应该吝啬于对那些顽固不化的人给予帮助。
- 恭读晦翁书,语若新告播:恭敬地阅读了朱熹的书籍,他的教诲好像刚刚被告知一样新鲜动人。
- 丈夫宁不然,谁能拔寒饿:大丈夫怎能不是如此?谁能像朱熹那样能够解救贫困饥饿的人呢?
- 自抚事畜身,长愁贫鬼贺:自己忙于处理事务养家糊口,常常担心贫穷的人们会嫉妒自己的成就。
- 安即脱婴状,岩栖振寙惰:只要能够摆脱贫困的状态,在山中隐居生活就会变得充实有力。
- 藉骋半日乐,思复一饷坐:借这个机会尽情地享受快乐,只想再安静地坐上一会儿。
- 山灵逼客行,岸阴结难破:山中的神灵逼迫着行人行走,岸边的阴影难以穿透。
- 下舟独回望,已觉斗尘涴:下了船独自回头望去,已经觉得身上沾满了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杨慎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学。他以山水为伴,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宁静的时光。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苦和挑战都以坚韧和勇敢面对。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宁死不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