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墙乃细细,津叶暂疏疏。
昨所润不到,雨馀枯自如。
凉声欢鸟雀,落照睨村墟。
肯怨行多露,度阡还破庐。

【注释】1.庚寅:即《晦日》诗,作者为宋代诗人杨万里。2.津叶:渡口的柳树。3.润不到:滋润不到。4.津:渡口、码头;亦为地名。5.阡(qiān):田间小路。6.庐:简陋的房舍。

【赏析】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闰月十八日,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一次雨后郊游中,看到沿途景色,遂写下此诗。全诗四句一韵,每句七个字。

首句“度墙乃细细”,写的是诗人从渡口过墙的情景。诗人从桥上走过去,只见柳枝细长,雨滴点点,如丝一般,故以“细细”形容。次句“津叶暂疏疏”,写的是过完桥,走到渡口时,只见柳叶稀疏疏落,没有几片,所以用“疏疏”来描述。三句“昨所润不到”,说的是昨日下过雨后,这道水沟里的水已经干涸了,所以诗人走在上面没有感觉到湿润,反而觉得有些干燥。末句“雨馀枯自如”,写的是诗人走完这条水沟以后,看到路边的树木和房屋都已经枯萎了,只有那棵高大的柳树依然挺立在那里,好像刚刚经历过一场雨,显得生机勃勃。

第四句“凉声欢鸟雀”,说的是诗人走在村头的时候,听到鸟儿们欢快地鸣叫着,好像它们在欢迎他的到来似的。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鸟儿的鸣叫声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生气。

第五句“落照睨村墟”,写的是随着夕阳西下,诗人走到了村口,看到了那一片熟悉的村落。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夕阳下的村庄显得格外的美丽,炊烟袅袅升起,一切都那么祥和宁静。

第六句“肯怨行多露”,说的是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的草丛里还留有晶莹的露珠。这里的“露”指的是清晨的露水,诗人看到这些露珠,不禁想起了昨夜的一场秋雨。

最后一句“度阡还破庐”,写的是诗人走过田埂,来到了一座破旧的茅屋前。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那座破旧的茅屋描述得如此不堪入目,好像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似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