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
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杨林海:指今昆明市郊的杨林镇。土主山: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北,因传此为土主降生地而名。醉人:令人沉醉。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句“茜红袖衩雪白巾”,是写女子服饰。第二句“拜年女儿娇上春”,则是写拜年时的情景。三、四两句写景,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烘托出节日的气氛。作者通过描写云南的春节风俗活动,表达了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
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杨林海:指今昆明市郊的杨林镇。土主山: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北,因传此为土主降生地而名。醉人:令人沉醉。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句“茜红袖衩雪白巾”,是写女子服饰。第二句“拜年女儿娇上春”,则是写拜年时的情景。三、四两句写景,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烘托出节日的气氛。作者通过描写云南的春节风俗活动,表达了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1. 发武陵:从武陵这个地方出发。 2. 目送南船去:看着南方的船离去。 3. 含悽内暗伤: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悲痛。 4. 此归仍廿日:这已经是回家的第20天了。 5. 远别更三湘:远离家乡,分别于三湘之地。 6. 浩荡湖山阔:浩大的湖水和辽阔的天空。 7. 漂零岁月忙:漂泊流离,岁月匆匆而过。 8. 主人能送别:有主人为我送行。 9. 何事亦悲凉:为什么什么事情都会让人觉得悲哀、凄凉。
诗句释义 1 谁似先生少 - 这句话表达了对蔡忠烈公年轻时代的尊敬和怀念,意指在蔡忠烈生前就已受到他的敬仰。 2. 成仁鼎沸时 - 描述了一个混乱而危险的时期,人们为了成仁(即牺牲生命以成全正义或理想)而处于动荡之中。 3. 磔身无李芾 - “磔”是古代的一种酷刑,通常用来形容极端的不公或残忍。这句话意味着蔡忠烈在执行某种极端行为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或谴责。 4. 里葬有句卑 -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及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赏析诗句,一般要抓住关键词语或重点词组,结合全诗主旨来理解。 “昧明更底逼,安卧良独难”,清晨天色渐亮,起床时更加困难;“怕待来年想,仍将去日看”,担心明年的事情,将过去的日子当作参考。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早起的困难和对往事的留恋,突出表现了作者因时光流逝而感到惆怅、无奈的心情。“孤心时入静,瘦骨早惊寒”,独自一个在深夜里进入深深的宁静
注释: 安步踏暄阳,松冈更柳塘。 在暖和的阳光下慢悠悠地散步,走过松树高耸的山冈,又穿过柳树林立的池塘。 溪山为我好,花鸟使春忙。 溪水和山景都在向我致意,花枝和鸟儿都在忙碌地装点春天。 欲就观垂钓,因行过石梁。 想要坐下来欣赏垂钓的乐趣,因此走过了石桥。 问鱼浑不应,心迹两茫茫。 问着鱼儿为什么不答话,自己的心情却像茫茫大海一样无法捉摸。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
诗句释义: 1. 闲庭贪久坐,风色静沉沉。 - "闲庭"指的是一个宁静的庭院。 - "贪久坐"表示喜欢长时间地坐在庭院里。 - "风色静沉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平静。 2. 明月来深夜,低星阁远林。 -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 "深夜"指的是夜晚非常晚的时候。 - "低星阁"可能是指星星低垂或在较低的天空中。 - "远林"指的是远离树林的地方。 3. 鱼龙吹雾影,猫犬共花阴。 -
【注释】 戊子:指农历六月。 桑麻:泛指田间的农作物。 蚕豆:一种豆类植物,结籽后可食用。 菜花前:油菜花盛开的地方。 台笠:遮阳用的草帽。 比邻:靠近邻居。 针水:缝纫时用来穿引线的工具,这里指妇女们用手工织布。 【赏析】 《闲眺(戊子)》是一首描绘农家丰收喜悦景象的诗。全诗四句,以“雨”“晴”“人”“蝶”等自然景物为线索,将农民辛勤劳作、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表达得非常生动形象。
骤雨(戊子) 雾气速于猱,奔空阵马逃。 树随山影失,雨覆夕阳高。 万手投筹箸,千夫振朄鼗。 已看天宇碧,馀点尚飘骚。 注释: 骤雨:突然的大雨。 雾气:指云层密布的天空景象。 猱:猿猴。 奔空阵马逃:比喻大雨倾盆而下,如同阵马奔跑一般。 树随山影失:形容大雨中,树木的影子被雨打乱,变得模糊不清。 余点:指雨后残留的雨水滴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骤雨来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
【注释】戊子:指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巧成钓:指巧妙的捕鱼方法。脱喧:摆脱喧嚣。翻怪幽:指水深而幽静,鱼不惊。长在竹:指竹子茂盛。鸟影不惊钩:指鱼儿不惊扰捕鱼工具。欲举:指鱼儿咬钩时。却仍住:指鱼饵仍在水中。将移:指将鱼杆提起。更投:指将鱼杆再次放入水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端午节作钓诗,描写了作者钓鱼时的心情和场景,以及他对得失的看法。首联“避暑巧成钓,脱喧翻怪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瑟瑟青瑶簟 - “瑟瑟”形容竹席的质地,“青瑶”可能是竹席的装饰材料,“簟”是古人用来坐的竹席。整句诗描绘了一个清凉舒适的夏夜,诗人躺在竹席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凉爽和舒适。 2. 萧萧白石盦 - “萧萧”形容风吹过的声音,“白石”可能是用石头做成的器皿或者窗台
【注释】1.庚寅:即《晦日》诗,作者为宋代诗人杨万里。2.津叶:渡口的柳树。3.润不到:滋润不到。4.津:渡口、码头;亦为地名。5.阡(qiān):田间小路。6.庐:简陋的房舍。 【赏析】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闰月十八日,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一次雨后郊游中,看到沿途景色,遂写下此诗。全诗四句一韵,每句七个字。 首句“度墙乃细细”,写的是诗人从渡口过墙的情景。诗人从桥上走过去
【注释】 才:刚才。丙申:指元代至顺年间(1330-1340)。舅家弟妹:舅父的妻弟姊妹。大观楼:在江苏南京市,为北宋时建康知府陈秀民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城西长江边。重上:重新登上。板桥: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为秦淮河上的一座桥梁,又名“横江”。镫影:灯笼的光影。海天:指浩瀚的长江和辽阔的天空。 【译文】 刚才才知道,是天意让病句留我,要让我再一次登临此楼,来观赏这美丽的景色; 明天傍晚
注释: 静怀庄:地名。在今河南汝南县西,是李白的旧居。 秋山送客影萧萧:秋天的山野里,诗人送客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凄凉。 吟魂不可招:指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失落。 村店雨来天欲晚:在村庄的小店里,雨水开始落下,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行人方度杏花桥:指诗人正走在通往杏花桥的路上。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期间的作品。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此时已经远离了官场,过着闲适的生活。然而
溆口晏起(丙申) 想到莫知其处去,睡成无可奈何来。 底缘水石亦煎煼,起对沙头阿滥堆。 注释: 溆口:地名,在今湖南湘阴县西。 晏起:早晨起床晚。 莫知:不知。 煎煼:形容水的激溅声。也指水火相煎的意思。 阿滥堆:山石的堆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溪”为题,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想到莫知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 “果园河口牛肝哨”:果园河在云南昆明东南,流经嵩明,有牛肝哨渡口。牛肝哨是滇池的著名风景区,风光明媚,景色宜人,为诗人所喜爱。 “看到杨林无限情”:诗人到果园河中上游的杨林村,看到了那如画般的美景而陶醉其中。杨林村因杨树成林而得名。杨林村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昆明著名的旅游胜地。“无限情”指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客去门牛齝草送”
【注释】 玉真观:道教宫观,在陕西户县。 丙申: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诗人曾游此观,时为开元九年。 四立壁:指观内墙壁。四句诗中四次提及“壁上”,故称。 三朵花:观外有三株松树。 北归路:从长安到洛阳的官道。 何因:为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七言绝句,描写了玉真观内壁四壁上的花、墙上的松和门前的路及游子不思家的情景。全诗意境深远,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第一句写观内的墙壁
诗句原文: 洞门久坐松阴回,溪水自流花自开。 傥便得归便归去,不须定待鹤飞来。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洞门久坐松阴回:长时间坐在洞口,周围被松树的阴影所覆盖。 2. 溪水自流花自开:溪水不断流动,花朵也自然地开放。 3. 傥便得归便归去:假如有机会回去,就回去吧。 4. 不须定待鹤飞来:不需要等待鹤来,可以自由行动。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