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
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
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
未应禅宿尽,钟梵共蹉跎。

霜晓过禹门寺(壬辰)注释:

  1. 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指在寒冷的溪水上行走,手上都生出了冻疮。
  2. 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指水面上的浮萍颜色如同鸭子在水中游动的轨迹,而水中的暗流仿佛鱼窝。
  3. 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指山路两旁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山门旁也积满了落叶。
  4. 未应禅宿尽,钟梵共蹉跎:指僧人还未全部离去,寺庙中的钟声和梵唱声仍在回响。
    赏析:
    《霜晓过禹门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诗歌。首联“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溪水上行走时,手上生出了冻疮的情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第二联“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则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水面上的浮萍比作鸭子在水中游动的轨迹,而水底的暗流则仿佛是鱼窝。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状态的生动描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深刻理解。第三联“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石阶上的青苔和山门旁的落叶都显得古老而沧桑。这是对历史沉淀的深刻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一句“未应禅宿尽,钟梵共蹉跎”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尚未离去的情感。他认为尽管僧人已经走了一大半,但仍有剩余的僧人留下,他们仍在为修行而辛勤劳作。同时,他也认为钟声和梵唱声仍在回响,这表明他对寺庙中的宁静氛围仍感到留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