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霅春风断锦茵,君从何处泣迷津。
三年不灭怀中字,九死初归海上人。
白社倘能书甲子,沧江慎勿叹庚寅。
传来一扎真辛苦,未及开缄泪已频。
注释:
- 喜孙随卬归里兼得司马公书:喜孙跟随我回乡,并且收到了司马公的书信。司马公,即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王安石并称“王司马”。这里表示司马光对诗人的赏识和鼓励。
- 苕霅春风断锦茵:苕霅,地名,位于今浙江湖州;锦茵,华丽的地毯;春风,春天的风;断锦茵,比喻春天的景色美好,但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失落之情,因为此时他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
- 君从何处泣迷津:你从哪里哭泣到了迷茫的境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身困境的无奈。
- 三年不灭怀中字:三年来,我的心中始终保存着对你的思念,就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火一样。这里的“怀中字”指的是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 九死初归海上人:经过九死一生的考验,我从海中归来,形容诗人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终于获得解脱的心情。
- 白社倘能书甲子:如果能够书写出“甲子”这样的天干地支,就表明了诗人对历史的了解和对文化的尊重。这里的“白社”指的是历史上的白社军起义,而“甲子”则是天干地支中的第六个字,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文化地位和价值。
- 沧江慎勿叹庚寅:在长江边不要感叹庚寅(1070年)的到来,意思是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不要过于担忧未来的困难或挫折。这里的“沧江”指的是长江,而“庚寅”则是指1070年这个特定年份。
- 传来一扎真辛苦,未及开缄泪已频:我收到你的来信时,真的感到非常的辛苦,还没有来得及拆开信封,就已经泪流满面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彼此间沟通方式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思念之情的长诗。诗人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历史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