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日夜思报秦,好客不减平原君。
朝游燕市伴屠狗,夕入东宫为上宾。
感君意气惟君使,函关西向轻生死。
片言立杀樊将军,日暮悲歌临易水。
易水萧萧疾风雨,渐离击筑声何苦。
道旁送者涕纵横,壮士驱车不复顾。
图尽须臾见匕首,惊起秦王环柱走。
只今犹恨夏无且,英雄功败提囊手。
擿王不中置锟铻,事后论人剑术疏。
当时谁入虎狼国,自是昂藏一丈夫。

诗句:

荆卿歌

译文:燕丹日夜思报秦,好客不减平原君。
朝游燕市伴屠狗,夕入东宫为上宾。
感君意气惟君使,函关西向轻生死。
片言立杀樊将军,日暮悲歌临易水。
易水萧萧疾风雨,渐离击筑声何苦。
道旁送者涕纵横,壮士驱车不复顾。
图尽须臾见匕首,惊起秦王环柱走。
只今犹恨夏无且,英雄功败提囊手。

注释:

  • 燕丹:指燕太子丹,一心想要报仇雪恨。
  • 朝游燕市:在燕市中游历,结交朋友和了解民情。
  • 夕入东宫:晚上进入东宫,成为秦王的宾客。
  • 感君意气:感叹荆轲的慷慨激昂和不畏死的勇气。
  • 函关西向:指函谷关向西,暗示荆轲刺秦的决心。
  • 片言立杀:用一句话就能杀死敌人,形容荆轲的智谋。
  • 日暮悲歌:在日落时分,悲壮地唱着歌曲。
  • 易水萧萧:易水边风急雨骤的情景。
  • 渐离击筑:乐师渐离使用筑(一种打击乐器)伴奏。
  • 道旁送者:路上的人们被感动而流泪。
  • 秦王:即秦王政,秦始皇的父亲,此时尚未登基。
  • 夏无且:指没有及时行动的遗憾。
  • 英雄功败:形容英雄最终未能成功报仇,功败垂成。
  • 提囊手:形容英雄失败后收拾行李离去的样子。

赏析:
《荆卿歌》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杨维桢所作,此诗不仅描绘了荆轲的壮烈事迹,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命运的沉浮。诗中的“荆卿歌”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诗歌开篇即点明了荆轲的忠诚与勇气,他日夜思念着要为秦国报仇,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体现了荆轲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随后,诗歌描绘了他游历燕都、陪伴主人、受到赏识等一系列情节,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荆轲的形象,使他更加立体、真实。

在诗的中间部分,重点讲述了荆轲刺秦王的场景。这里的“片言立杀”、“日暮悲歌”等词句,生动地表达了荆轲的英勇无畏和悲剧色彩。同时,诗歌还描绘了易水边的景象,以及渐离击筑声的悲壮,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历史氛围。

诗歌以秦王的反应和自己的无奈结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力感。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对人性、勇气和命运的深刻探讨。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人物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挣扎与牺牲,也反映了历史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