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魂如在此全归,老屋依然旧讲帷。
三纪璧田频假易,千秋俎豆共瞻依。
元堂改造松楸古,誉命终颁日月辉。
百变沧桑尊道统,龟山祠宇共巍巍。
【注释】谒高忠宪止水新祠二首:这是作者对南宋抗金名将高忠宪的纪念之作。
全归:全都归于这里。
老屋依然旧讲帷:旧时讲坛的帷幕依然存在。
三纪:三十年。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元堂:原为宋太常寺,后改为尚书省右司,此处指元代官府。
誉命:美名和使命。
尊道统:尊重道德正统。
龟山: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
尊道统:尊崇道德正统。
百变沧桑:经历了许多变化。
尊道统:尊敬道德传统。
巍巍:高大威武的样子。
【赏析】
《谒高忠宪止水新祠二首》是诗人游览高忠宪祠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高氏忠魂的怀念之情。
首句“忠魂如在此全归”,诗人以“全归”二字,表明了对高氏忠魂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虽身在异乡,但心系故国、不忘故土的赤子之心。
次句“老屋依然旧讲帷”,则进一步描绘了祠堂的景象。这里的“讲帷”,指的是讲学之地,而“老屋”则暗含着岁月的痕迹。这两句诗,既展现了祠堂的古朴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
第三句“三纪璧田频假易”,则是对高氏家族的赞颂之情。这里的“三纪”,指的是三十年的时间;“璧田”,指的是高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土地;“频假易”,则暗示了这些土地的来之不易。这句诗,既是对高氏家族辉煌历史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
第四句“千秋俎豆共瞻依”,则是对高氏家族后代的期盼之情。这里的“俎豆”指的是祭祀所用的礼器;“千秋”,则寓意着永恒的美好时光。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高氏家族后代的期望,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祝愿。
第五句“元堂改造松楸古”,则是对元朝官府的讽刺之情。这里的“改造”,指的是元朝官府对祠堂进行的改建;“松楸”,则是指祠堂前的古树。这句诗,既揭示了元朝官府对高氏祠堂的破坏,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行为的不满。
第六句“誉命终颁日月辉”,则是对高氏家族的赞誉之情。这里的“颁”,指的是宣布;“日月光辉”,则是形容名誉与使命的光芒四射。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高氏家族的高度评价,也寄托了诗人对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的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百变沧桑尊道统,龟山祠宇共巍巍”,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这里的“百变沧桑”,指的是历史的变迁与沧桑巨变;“道统”,则是指道德传统与正统。整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寄寓了对道德传统的尊崇之情。同时,“龟山祠宇共巍巍”一句,更是强调了祠堂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地位,体现了其作为文化瑰宝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