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莫能容,退处江湖,手泽行看足千古;
羌夷犹戴德,矧侪弟子,心丧讵只服三年。

【诗句释义】

  1. 大道莫能容:意指大道或大道理无法容纳。
  2. 退处江湖:退隐江湖,比喻远离官场,归隐乡野。
  3. 手泽行看足千古:意指他留下的手迹(文章)足够流传千古。
  4. 羌夷:指西北少数民族。
  5. 戴德:指孔子。
  6. 矧侪弟子:意指何况他是弟子。
  7. 心丧:指悲痛欲绝。
  8. 服三年:指守孝三年。
    【译文】
    大道或者大道理无法容纳,退隐江湖,他的手迹足以流传千古;
    西北少数民族仍敬仰孔子,更何况他还是孔子的弟子,悲痛欲绝之情难以抑制。
    【赏析】
    此诗是一首挽联,表达了对郭嵩焘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深深的怀念与哀悼之情。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他在晚清时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总理衙门大臣、湖广总督等,为维护国家主权、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19世纪中叶,他不幸病逝,留下了大量的思想遗产和政治遗策。
    首联“大道莫能容,退处江湖,手泽行看足千古”表达了作者对郭嵩焘的深深敬仰和对其才华横溢的赞赏。他认为郭嵩焘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因此无法被大道所包容。同时,这也暗示了郭嵩焘虽然离开了官场,但他的影响力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其思想和行为将被世人永久铭记。
    颔联“羌夷犹戴德,矧侪弟子,心丧讵只服三年”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郭嵩焘的深厚情感。他认为郭嵩焘不仅是汉族人的楷模,更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榜样。他不仅深受汉族人民尊敬,更被西北少数民族视为英雄。郭嵩焘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使得他的精神成为了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尾联“心丧讵只服三年,服三年者何年也”则进一步强调了郭嵩焘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认为郭嵩焘的精神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通过对郭嵩焘的赞美和悼念,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注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