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气频生暑气收,碧云红叶锁芳洲。
芙蓉怨冷西风夜,薜荔墙空白露秋。
数杵疏钟村外寺,一声长笛月中楼。
天涯最是离人苦,莫遣繁霜上客头。

【注释】

1、芙蓉:荷花。

2、薜荔(bì lì):一种草本植物,茎长有刺,叶片可做伞柄。

3、数杵:指稀疏的敲击声,表示夜深人静。

4、长笛:古代乐器名。

5、上客头:头上的白发。

【译文】

清凉的气息频频出现,暑气已经收敛,碧云红叶笼罩着芳洲。

荷花怨恨冷风的夜晚,墙头的薜荔开满白色的花,露水打湿了秋天的墙壁。

村外的寺庙里传来稀疏的钟声,月亮中楼阁传来悠扬的笛声。

天涯最让人感到离别的痛苦,不要让繁霜落在游子头上。

【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人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时所作。全诗以“秋”为题,抒发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联:“爽气频生暑气收,碧云红叶锁芳洲。”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日景色。爽气频生,指的是天气变得清爽宜人;暑气收,则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碧云红叶,形容天空中的彩云和飘落的红叶,给人一种美丽而凄凉的感觉。芳洲,指的是美丽的湖泊或小洲,这里的“芳洲”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

颔联:“芙蓉怨冷西风夜,薜荔墙空白露秋。”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芙蓉,即荷花,它在这个时候会显得有些寂寞和冷清。西风夜,暗示了夜晚的凉爽和孤独的氛围。薜荔墙白,描述了一种凄凉的场景,可能是因为墙头的薜荔被风吹得枯萎了。白露秋,则是说秋天到了,露水开始凝结。

颈联:“数杵疏钟村外寺,一声长笛月中楼。”

这两句诗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秋天的特点。数杵,指的是稀疏的敲击声,可能是寺庙里的僧人敲打木鱼的声音。疏钟,表示寺庙里的钟声稀疏,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月中楼,则是指月光照亮的楼阁,这里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

尾联:“天涯最是离人苦,莫遣繁霜上客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天涯,表示距离遥远,意味着远离家乡的人会感到非常痛苦。繁霜,指的是秋天的霜雪,这里可能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莫遣繁霜上客头,则是告诉远方的朋友不要让自己年老的时候遭受寒霜的侵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