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道德比庐陵,忆当年研究许书,曾承清训;
气节风裁追涑水,叹此后维持朝局,谁继前徽。
【注释】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
许书:即《许身报国录》。
清训:廉洁的教令。
涑水:在山西永济县北,为晋文公所居,因名其地曰“涑”。
前徽:指前辈楷模。
文章道德比庐陵,忆当年研究许书,曾承清训;
气节风裁追涑水,叹此后维持朝局,谁继前徽。
【注释】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
许书:即《许身报国录》。
清训:廉洁的教令。
涑水:在山西永济县北,为晋文公所居,因名其地曰“涑”。
前徽:指前辈楷模。
【注释】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 许书:即《许身报国录》。 清训:廉洁的教令。 涑水:在山西永济县北,为晋文公所居,因名其地曰“涑”。 前徽:指前辈楷模。
【注释】 抗怀论当世人才:在《文选》中,“抗怀”指《魏都赋》中的“抗怀宇宙”,意谓胸怀开阔,气度恢宏。这里泛指对当代人才的评论与评价。落落:失意落魄的样子。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为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何止:不仅。私情:指个人情感或恩怨。堪一哭:足以让人痛哭一场。流涕:流泪。语:评论、评说。同堂年少:与自己同辈的人。大地茫茫:原指茫茫大路
这首诗是挽张之洞的联。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号南皮老人,直隶南皮人。清朝末年政治家、教育家。他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封一等公。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诗句解释: 勋业震全球,出为保障、入为股肱,一代乾坤撑独苦; 生成同大造,始而雷霆、继而雨露,卅年桃李荫偏浓。 译文: 功勋卓绝震动全球,出仕为国事辅佐,入朝作国家栋梁,支撑着一代江山。 造化之功生万物
天语称古今第一廉吏;外番说朝庭有此好官。 天语:皇帝的话,指皇帝称赞的言语。称古今第一,意即称颂为古今第一。廉吏:廉洁之官。外番: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称呼。朝廷有这样的好官,说明朝廷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注释】 新城: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元朔山:即元朔台,又名北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万仞:形容山峰高耸如万仞之壁。嵯峨:山势高峻。遣兴:抒发兴致,指赏景。边外远:指边陲之地。看山原让客中多:指观赏自然景色要留有余地给客人。但须:只要。悬空际:指站在高处俯视。何事:为什么?亲□附曲阿:亲昵地依偎在弯曲的小河边。何事:为何。相证:验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日游览新城时所写
【注释】 新城:地名。元朔山:山名。在山西灵丘县南,北接太行山,南连恒山,是晋朝和北魏的分界线。 庄康:指晋朝。 古树藏鸦:指深秋时节,树上栖宿的乌鸦。 云开硖口朝金阙,日挂天腰见玉峦:形容云开日出,景色壮丽。硖口:即雁门关。金阙:即皇宫。玉峦:《山海经》中说:“昆仑之虚,方三百里,高万仞。”这里指山峰。 隔岸迎人如作主,印心明在镜中看:形容景色美丽,如同迎接宾客的主人一般。印心明
宜章学堂右楼联 孔思周情,吾道实先北学; 雨奇晴好,人间又有西湖。 注释: 宜章学堂右楼联:这是挂在宜章学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右边楼上的一副对联。 孔思周情:孔子的思想和情怀。 吾道实先北学:我的学说实际上是源自北方学派。 雨奇晴好:形容下雨时雨点奇特,晴天时阳光明媚。 人间又有西湖:人间又出现了像西湖这样的美景。 赏析: 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在“宜章学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