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庆重光,看凤举九天,多士快登云路去;
昌期欣再遇,趁龙飞五日,同人盍夺锦标来?

【注释】

(1)文帝:指皇帝,这里代指唐太宗李世民。火: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争夺帝位的斗争。

(2)(文化庆重光):意指文化兴盛,国运昌隆。

(3)看凤举九天:指看凤凰飞翔于高天。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高贵、美好和吉祥。九天:指天空的极高处,也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多士快登云路去:意指众多的贤才即将登上通向朝廷的道路。多士:指众多有才能的人,也泛指众人。

(5)昌期欣再遇:意指很高兴再次遇到昌期。昌期:指唐朝名将李靖,他曾在太宗李世民面前多次建言献策,深得宠信。李靖是李绩的父亲,李绩即后来的李卫公。再遇:再次相见,表示非常高兴。

(6)趁龙飞五日:指趁着龙年飞升五天。龙飞:传说中祥瑞之物,也比喻帝王即位或登基。五天:指龙的寿命,古人认为龙能活五百年。

(7)同人盍夺锦标来:意指人们何不一起争夺锦绣的荣誉呢?盍,何;夺锦标:夺得锦绣般的荣誉和奖赏。

【赏析】

此诗为唐高祖李渊所作。公元626年(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以诛兄之罪名,率部攻入长安,迫使李渊退位,自立为帝。这首诗就是诗人退位后所作。

首句“文帝入火”,是说李世民入宫继承皇位。“火”在这里是指玄武门之变时发生的一场大火,当时李世民率领亲信武士冲进李渊的住所,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后自己上马,扬长而去。这场大火使长安城一片混乱,许多大臣被杀,许多百姓被杀,许多人被烧死,一时间长安城血流成河,哭声震天。

次句“时在五月”,意思是说这场大火发生在五月。五月正值盛夏,天气炎热,烈焰四起,长安城中一片狼藉,到处是火光冲天,烟雾蔽日的景象。

第三句“文化庆重光”,意指大唐的文化事业重新焕发生机,繁荣昌盛。这句话中的“文化”指的是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文化事业,而“庆重光”则是指这些方面的事业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第四句“看凤举九天”,意指看到凤凰振翅高翔于蓝天之上,象征着大唐的国运昌隆,天下太平。这里的“凤凰”既指神话传说中的神鸟,也指现实中的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第五句“多士快登云路去”,意为众多的贤才们将要踏上通往朝廷的道路,开始他们的仕途之旅。这句话中的“多士”指的是众多有才能的人,也泛指众人。“云路”在这里指的是朝廷的道路,也就是官场之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朝中贤才们的祝愿和期待。

第六句“昌期欣再遇”,意指非常高兴再次遇到昌期。昌期指的是唐朝名将李靖,他曾在太宗李世民面前多次建言献策,深得宠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李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七句“趁龙飞五日”,意为趁着龙年飞升九天,享受荣耀和富贵。这里的“龙”是指传说中的祥瑞之物,也比喻帝王即位或登基。“五日”指的是龙年的寿命,古人认为龙能活五百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龙年的祝福和期待,希望龙年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最后一句“同人盍夺锦标来”,意为人们何不一起争夺锦绣般的荣誉和奖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大家都有才华,那么为什么不一起争取荣誉和奖赏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家的期望和鼓励,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大唐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