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树菩提,惟愿人皆修善果;
石潭通宝筏,岂徒我获渡迷津?

【解析】

“盘谷树菩提,惟愿人皆修善果;石潭通宝筏,岂徒我获渡迷津?”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诗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前一句表达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观念,后一句则表明佛教教义中的“自力”观念——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解脱。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在说佛法无边,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对佛家思想的独到理解和巧妙转化。作者认为佛法无边,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领会和领悟。因此,他希望众生都能够修善,以获得善果。同时,他认为佛法并非只有佛才能领悟,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够悟透佛法,从而得以解脱。这种理解,既符合佛法本身的思想,又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自力”观念。

【答案】

诗句释义:“盘谷树菩提”,意思是在盘谷里种菩提树。“菩提”即觉悟、觉悟之意。“惟愿人皆修善果”,意思是我只希望众生都去修善积德,修得善果。“石潭通宝筏”,意思是石潭中有通往宝船的渡口。“岂徒我获渡迷津”,意思是这难道只对我有利吗?“迷津”指迷失的道路或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坎坷。这句话的意思是:石潭中有通向宝船的渡口,难道只有我才能渡过迷茫的人生之路吗?

译文:盘谷里种上菩提树,只愿众生都修善;石潭中有个通往宝船的渡口,岂只我能渡河路?赏析:此诗是一首颂佛之作,表现了诗人虔诚地信仰佛家思想。首句写菩提树,次句写宝船,三句写迷津,意脉清晰,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