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
无住,忘筌。
随静坐,得安眠。
不离文字,已满中边。
话堕沾泥絮,心空透水莲。
世出世间超绝,想非想处悠然。
何须更乞云山衲,钏动花飞结净缘。
诗句释义与赏析:
叶物斋雅集赋一字至七字诗分得禅:“叶物斋”是作者的斋号,可能是一个文学或文化场所。“雅集”指文人聚会。“赋一字至七字诗”意味着创作一首诗,每句七个字。“分得禅”可能是指这首诗的主题或意境与禅宗有关。
无住,忘筌:“无住”意为不住于某处,不执着。“忘筌”则是忘记了寻找的方法或工具,即达到目的后不再追求形式和手段。这两句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不被物质束缚的生活态度。
随静坐,得安眠:随着安静地坐下来,得到了安宁的睡眠。这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不离文字,已满中边:虽然不离开文字,但内心已经达到了一种圆满的境界。这里的“中边”可能是指修行的中间境界或内心世界的边缘。
话堕沾泥絮,心空透水莲:话语(言论、思想)如同沾上泥絮一样被束缚,而内心则像水莲一样清澈透明。这两句表达了对言语和思想的批判,以及心灵纯净无瑕的理想状态。
世出世间超绝,想非想处悠然:世间与出世之间有超越,非想非想处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两句话强调了对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区别的认识,以及对超越物质欲望、达到精神自由的追求。
何须更乞云山衲,钏动花飞结净缘:没有必要再去寻求云山间的和尚,因为内心已经清净如莲花般绽放。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内在修养和心灵的解脱,暗示了不需要外在的形式或依赖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的烦恼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纯净的理想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