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宇得风霁,景气亭午佳。
微霄动川影,夹岸吹寒花。
舟行不觉远,来访释子家。
闻磬尚隔浦,登阁如浮查。
当境寂为乐,遍知生有涯。
愿于绳坐参,幽踪寄菱葭。
长者号流水,童子能聚沙。
他时记此会,竹外青峰斜。
【注】春宇:春天的天宇。霁:晴,天气放睛。亭午佳:中午时分天气很好。微霄:微风和云彩交合。夹岸:两岸。
棹:船桨。
磬:寺院中敲的佛音。
绳:指绳索,喻指人生。参(shēn):参禅,即打坐参禅。寄菱葭(jiā):以菱角和芦苇作书简代指书信。
长者:年老有德之人。流水:指流水声。青峰: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泛舟河渚(河中的沙洲),过曲水庵。春日晴空,天气晴朗,正午时分,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微霄动川影,夹岸吹寒花”,描写了曲水庵一带的风景。微风吹拂着天空,云霞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波纹,岸边的花木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散发着阵阵清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诗人又描述了自己在曲水庵的经历。“登阁如浮查”,登上阁楼,宛如漂浮在水上。这里的“浮查”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游历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当境寂为乐,遍知生有涯”,这里的“当境”可以理解为当前的心境或者环境,而“遍知生有涯”则是说生命的有限性。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修行的向往。“愿于绳坐参,幽踪寄菱葭”,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静坐参禅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并将这种境界寄托在书信之中,让远方的朋友能够感受到他的心声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