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眇何许,欲往不可求。
焦公栖隐处,溯沿成后游。
众木生夏寒,绝壁衔僧楼。
绿阴下无地,江影如雕䤹。
移来天外帆,淼皛胡豆洲。
一窗纳万里,波远斜阳收。
禁足花幢古,摄衣筱坞幽。
他时风雨至,或见飞龙秋。

【注释】

  1. 焦山: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有东、西两峰,山上有焦山寺。
  2. 石壁庵:在焦山西北面,建于唐代。
  3. 神山:指太白山,又称天台山,在安徽池州。
  4. 眇:遥远。
  5. 不可求:无法寻求。
  6. 焦公:即焦先,唐代僧人。栖隐处:隐居的地方。
  7. 溯沿:顺着溪水往上游。
  8. 夏寒:夏天的冷气。
  9. 绝壁:陡峭的山崖。衔:接。
  10. 绿阴:树叶茂密形成的阴凉之地。
  11. 雕䤹:一种鱼,体形细长。
  12. 移来天外帆:从天边飘来的帆船。
  13. 淼皛胡豆洲:波光粼粼的湖中岛屿。
  14. 摄衣:穿着衣服。筱坞:小山坞。
  15. 他时:将来。风雨:比喻政治风波。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重游焦山之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描绘景致,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政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神山眇何许,欲往不可求”表达了诗人对神山的无限遐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

颔联“焦公栖隐处,溯沿成后游”则直接点明了焦山的地理位置,同时暗示了自己对这里深深的情感。

颈联“众木生夏寒,绝壁衔僧楼”描绘了焦山夏日的寒冷景色和高耸入云的山峰。这一联不仅形象地展现了焦山的自然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尾联“一窗纳万里,波远斜阳收”则以宽广的视野和深远的情感,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推向高潮。

此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政治的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